香港新界大埔屋村宏福苑多棟住宅樓發生嚴重火災,引發廣泛關注。救援滅火過程中,網上一直存在「宏福苑大火為何燃燒如此迅速,過火面積如此大」的疑問,其中「香港現在仍在使用竹棚架」的話題成為一大焦點。
為什麼香港仍在使用竹棚架?
據紅星新聞,香港的建築建設和維修使用竹棚架「非常普遍」,幾乎沒見過鋼製的。陽光城地產集團土建工程師夏先生接受內媒《紅星新聞》採訪表示,內地在過去40年房地產發展歷程中,腳手架(棚架)早已從竹製、木質轉化成鋼製,而香港保留了竹棚架。
相關新聞:大埔宏福苑五級火|勞工處明起巡查大型棚架樓宇維修工程地盤 包括檢查棚網阻燃性




報道引述今年1月,香港竹棚業持續發展關注組等行業和商會組織就曾針對一宗施工事故回應,竹棚搭建是傳統技術,在香港已有上百年歷史,「香港地小人多,大部分新建及維修單幢式大廈,因地方環境有限,根本不能夠搭建及使用金屬棚架。」並提及,如果淘汰竹棚架工種,將阻礙小型工程公司和小業主發展。
相關新聞:大埔宏福苑五級火|政府研全面改用金屬棚架取代竹棚 業界憂影響生計:火災成因是易燃物
夏先生表示,鋼製棚架在形式上主要分三種,落地架、懸挑架、爬架;此外,鋼製棚架形式多樣,「材料上不僅有壁厚要求,還有連接件、高度的要求。出於不同場景用途,形式也多樣,比如扣腕式腳手架(棚架)、盤扣式腳手架(棚架)、爬架等。」具體採用哪種,會根據建築物高度、成本等因素決定。

例如,高度低的建築,用落地式;20米以上建築,為安全性和節省成本,就會使用小懸挑式;如果更高,可使用爬架,「爬架(註:又稱提升架)是隨著建築物外牆一周搭建的,還有假體軌道,可以隨施工高度不斷爬升。」
夏先生表示,香港建築業成型比內地要早一個周期。由於內地房地產行業的繁榮,新材料不斷出現,且供應量巨大,因此不斷優化。「既有安全性、經濟性,還有整體材料周期上的優化,」因此鋼製棚架大面積普及。相反,香港從2000年至2010年後沒有大規模新建築市場,進入以「維修」為主的階段,對新型材料的利用需求很小,於是沿用了竹棚架。

夏先生認為,竹子的最大優點是成本低,但竹子屬於脆性材料,有明顯缺點。「它的剛度,也就是抗變形能力,比鋼製要差。」紅星新聞引述美國建築師宋詩宇博士指出,竹棚架有輕便、便宜、方便和可重複使用等優點,但防火、彎折斷裂、承重等材料性能較差,「鋼管這些工業材料就不會有這個問題。」
此外,夏先生分析,從經濟學角度,鋼製棚架目前都以租賃為主,可重複使用,在內地巨大的房地產市場中,鋼製棚架持續周轉,次數可達到很大數字,因此單次租用成本會被平攤,大大降低。相反,在香港房地產建設緩慢的背景下,竹子周轉周期就很低,「假如他們採用鋼製材料,周轉次數少,那鋼材放在那裡就易生銹,且單次使用費用高,不划算。」
關於防護網
夏先生指出,通常是聚酯纖維、塑料或PVC(聚氯乙烯)等材質,因此燃燒非常快。「只要有火源燃燒了一點,它很快就擴散開了。」夏先生認為,相比竹子,防護網的燃燒擴散速度要快得多。在這種情況下,宏福苑8棟樓同時施工隱患較大,「加上風的作用,防護網會化成一片一片,蔓延到別的地方,就導致幾棟樓同時點著,或者一下子從底部燒到樓頂。」
關於「阻燃材料」
夏先生認為,大部分建築規範要求的是建材本身的阻燃性,但對施工和維修的材料,往往沒有嚴格要求。「防護濾網也有特殊工藝,可阻燃幾小時,但那種材料成本非常高。如果採用,成本會加入招標中,在社區居民那裡也沒有選擇優勢。」
夏先生指出,內地現在許多地方已不再使用塑料濾網,而越來越多使用鋼製圍擋。「尤其爬架,就是用鋼鐵皮把爬架圍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