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數據顯示,三藩市灣區近年貧窮人口大幅增加,原本因疫情期間擴張的安全網逐步撤回,生活成本卻持續飆升,令基層家庭迅速陷入生計危機。分析指出,整個地區正面臨十多年來最嚴峻的倒退。
據《華盛頓郵報》報道,灣區扶貧組織Tipping Point Community最新報告引用加州公共政策研究所(PPIC)資料指出,灣區貧窮率於2023年3月至12月間急升4.1個百分點,達16.3%,增幅高於全州。其中新增逾245,000名居民陷入貧窮,使全區約180萬人難以維持生活,近三成居民處於貧窮或邊緣狀況。三藩市升幅最大,貧窮率現已高達17.5%,為全灣區最高。
疫情後多項撥款終止、加薪停滯及租金急升,是拉高貧窮率的主因。Tipping Point行政總裁Sam Cobbs表示:「生活成本暴漲,但工資追不上。聯邦直接援助大幅削減,將使情況愈加惡化。」報告指出,若無糧食券(CalFresh)、住房補貼及退稅等計劃,2023年底灣區貧窮率會升至19.1%。
疫情期間曾擴大的兒童稅收抵免、失業補助及糧食協助已告終止,加上總統特朗普的最新撙節預算令醫療補助(Medicaid)與糧食券撥款面臨削減,令許多家庭承受巨大壓力。Tipping Point指出,CalFresh等計劃在2023年仍協助約175,000名居民避免陷入貧窮,但效果已較以往大幅下降。
貧窮率問題在非裔與拉美裔社群中特別嚴重,2023年分別上升6.3及5.7個百分點;白人增幅則為1.3個百分點。儘管全職工作者仍佔家庭主要收入來源,但「全職亦難維生」已成常態——灣區目前至少一半陷入貧窮的家庭擁有全職、全年無休的勞動者。
《華郵》報道,屋崙居民Tazo Stuart-Riascos每天在三藩市和東灣之間奔波兩份工作,但亦僅能勉強應付房租。他說:「現在在加州打兩份工已不令人意外,但你越努力,卻似乎越陷越深。」
三藩市居民Judy Chow退休後被迫重新當代課教師,只為應付物業稅和水電煤等費用。她所接觸的年輕教師,不是與父母同住,就是擠在貴租單位裡。很多人很快感到疲於奔命,也有人選擇離開。
大型科企裁員與重組,不少工程師與技術人員也失業。J. Marie Valdivia被裁員兩年後仍未找到全職工作,只能靠在咖啡店兼職及在食品銀行工作維持生活。「我從沒想過自己會走到這一步。一半鄰居失業又陷入貧窮,另一半則極為富裕、享有特權。」
Tipping Point呼籲政府與慈善團體立即加強安全網,避免危機進一步擴散。該組織近月承諾未來十年投入10億元支援灣區抗貧計劃,包括推動可負擔房屋建設、擴展託兒服務、提升大學畢業率與推動職訓與學徒制度。本報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