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集團指出,其基於私有區塊鏈開發的代幣服務(Citi Token Services, CTS),推出兩年以來取得重大進展,不僅實現跨境資金24/7實時流轉,更已連接近300間銀行並對接美國即時清算系統。隨着服務從美元擴展至歐羅試點,花旗正加速推動全球金融代幣化進程。
花旗集團在2023年推出的CTS,將客戶存款轉化為可即時全球轉帳的數位代幣。這項技術讓客戶毋須設置數位錢包即可透過現有銀行系統使用,成功解決傳統跨境支付因時區與假期導致的資金調度困難。
使用CTS的客戶表示這項服務受歡迎。Ebury業務發展總監Mark Hewlett指出,「這是一項改變遊戲規則的創新。」Ebury作為全球B2B支付與外匯交易服務商,過去常因銀行假期或夜間交易面臨資金調度困境,如今透過CTS,資金可在紐約、新加坡、香港、倫敦四大金融樞紐間實現24/7實時流轉。
此外,Payoneer亞太區銀行及基礎設施總監Sean Abbott分享稱,該公司協助全球中小企業進行跨境支付,依賴預繳資金模式確保「實時支付」體驗。CTS不僅實現全天候資金調度,更有望降低預繳資金帶來的成本。他透露,完成CTS初步試用後,近期交易量顯著增長,未來計劃借助花旗的美元代理銀行網絡,進一步擴展服務範圍。
三大主軸推進未來發展
花旗集團日本、北亞及澳洲流動資金管理及數碼資產主管Sandip Patil表示,未來發展將沿三大主軸推進:地理上除現有四大樞紐外,已啟動都栢林等新樞紐布局;貨幣種類上從美元擴展至歐元試點;服務範圍則將新增貿易融資等。
代幣化轉型仍面臨挑戰。Sandip Patil指出,監管框架完善是商業化推廣的前提,現有技術平台與區塊鏈的整合也需要時間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