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企科技浪潮掀大裁員 AI高手不一定高學歷 3招「秘技」助提升效果

近期美國企業如亞馬遜、UPS和Target等紛紛裁員,今年已累計裁逾6萬職位,不禁令人擔心AI浪潮將導致大裁員的殘酷現實,甚至市場出現了一種警告——「即使機械人不取代你,一個更善於利用AI的人也會取代你」。不過,有外媒指所謂「AI高手」並不是構建機器學習模型、拿着數百萬美元薪酬的博士,也可以是普通勞動者,只是通過不斷試錯而精通於現有AI工具。另有專家認為,部份公司或對裁員進行「AI洗白」,即是將裁員歸咎新技術,以掩蓋業務失誤和傳統的削減成本。

1. 通過練習了解提示詞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指出,一位29歲的軟件公司首席產品經理Kevin Wei,同時營運着一個名為「LiftoffPM」的YouTube頻道,被超過7,000名訂閱者視為技術權威。他表示,「AI可以做任何你想讓它做的事,但它知道的僅限於你告訴它的內容」,而一個重要經驗是需要練習,才能知道如何編寫「提示詞」。

2. 向AI提供指導性反饋

他提到,AI高手通過優化提示詞來獲得更好結果,並建議不要只是簡單地告訴Gemini撰寫一條資訊並希望符合設想,而是要提供具體指令,例如是目標受眾和寫作風格。此外,要為AI提供指導性反饋,例如「這個不錯,但需要更簡潔或給我3個備選方案」。

3. 主力訓練一個AI助手

另一方面,AI高手一致認為,投入精力訓練於一個主力AI助手,通常比研究多種工具更有效,因為後者永遠無法建立足夠大的樣本量來了解用戶的偏好。報道引述了一位44歲的保險營銷經理Aubrey Miller-Schmidt指出,其使用ChatGPT已經幾年,有時會在開車時和語音助手交談。

她表示,與ChatGPT對話可以幫助AI更好地回應其提示詞,認為「現在和AI夥伴有了這麼多的互動歷史,它了解我處理問題的方式,也知道我容易在哪些方面卡住」。

學者:引入AI減人力不容易

對於AI浪潮導致大裁員,據《CNBC》報道指出,有些公司直指是AI取代員工,例如雲端軟件公司Salesforce於9月裁減4,000名客戶支援人員,稱AI可完成公司50%工作;金融科技公司Klarna行政總裁Sebastian Siemiatkowski亦在5月表示,部份歸功於AI而成功縮減了約40%人力;以及教育科技公司多鄰國於4月宣布停止聘用可由AI處理工作的約聘人員。

相關文章:美國首10月裁員人數超過100萬 「顛覆性科技正改變格局」

不過,報道又引述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管理學教授Peter Cappelli指出,花費了大量時間仔細觀察那些真正嘗試實施AI的公司,在大多數情況下,根本不會減少人力。他又補充,使用和引入AI來節省工作是一個極其複雜且耗時的過程,雖然有人認為這是簡單、容易及便宜,但事實並非如此。

部份企業正形成「跟風效應」

他更指出,企業間正形成「跟風效應」,當競爭對手開始裁員,於是又開始削減成本,因為投資者往往喜歡看到「提升效率」的敘事。

事實上,早前亞馬遜行政總裁Andy Jassy宣布裁員後亦表示,有關變動不是由AI或財務驅動,而是為了削減企業多餘層級,令公司能像世界上最大的初創公司般運作。

另一方面,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數據亦顯示,美國有效平均關稅水平已創近百年新高,加上通脹頑固、消費信心下滑、信用違約上升,一系列負面因素也使經濟基本面受壓。

相關文章:職場日記:新同事報到?原來是AI代理 |陳穎嵐

即時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