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給AI巨額資本支出融資,科技巨頭近來掀起了一股借債狂潮,席捲了私人和公共債務市場。華爾街眾多機構和分析師已經表達了對這一現象的擔憂,最新的警告來自美國知名投資管理公司、「新債王」岡拉克執掌的雙線資本。
財聯社報道,雙線資本全球發達市場信貸主管Robert Cohen日前表示,在為人工智能熱潮提供資金時,固定收益投資者應謹慎行事。
「你不僅要對科技行業保持謹慎,還要對那些為這些新項目提供支持的相關行業保持謹慎,」 Cohen在一場播客節目上表示,「誰知道如果音樂停止了,會產生怎樣的連鎖反應?」
這一警告發出之際,投資人工智能的科技公司正瘋狂舉債。本周,谷歌母公司Alphabet在美國發行了175億美元的債券,此前其在歐洲發行了65億歐元(74.8億美元)的債券。
上周,Meta發行了300億美元的債券,旨在為其AI及數據中心建設提供資金支持。該公司上個月與私募信貸巨頭Blue Owl Capital合作,通過發行債券籌集了270億美元資金,用於建設位於路易斯安那州的Hyperion數據中心項目。
此外,甲骨文今年9月通過發行債券向投資者募集了180億美元。
Cohen指出了一些新穎的融資結構(如表外融資),以及目前沒人知道這些巨額資本項目是否能盈利這一事實。
他警告稱,產能過剩可能導致虧蝕,並指出電力、化工等行業的相關企業可能面臨麻煩。
「在某個時候,這些項目必須被證明是有利可圖的,」 Cohen表示,「如果我們發現其中大多數都不盈利,那麼市場將會出現嚴重反應。」
摩根士丹利預測,從現在到2028年,大型雲計算公司將在數據中心等基礎設施專案上投入約3萬億美元。該行估計,現金流可以為其中的一半左右提供資金,但還必須籌集大量債務。
儘管心存擔憂,但Cohen仍預計固定收益投資者將對科技行業即將發行的所有債券保持充足需求。
私募市場同樣熱衷於為數據中心熱潮提供資金,但同時投資於公開和私募債務的雙線資本並不認為後者能為投資者提供足夠的額外回報,以補償其流動性和透明度不足。
「我認為私募信貸不存在任何超額回報,我們的客戶實際上正以懷疑的態度提出問題。」 Cohen表示。他補充稱,雙線資本一些向私募債務投入大量資本的客戶對回報感到失望,他們並未要求更多此類投資。相反,他們對替代方案感興趣,希望分散私募信貸敞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