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近年大力發展創科,去年發表《河套合作區香港園區發展綱要》,冀把港深創科園發展為世界級科技創新樞紐。對於河套香港園區的直接和間接投資總額預估,創科局常秘蔡傑銘透露,目前政府已撥出240億元用於首期基建營運及公用設施;另有143億元屬間接投入,用於興建連接河套的道路網絡基建。
不以投資回報率設定為KPI
蔡傑銘指,上述數字未包括香港園區第一期的第二及第三批次項目,以及園區第二期規劃,政府傾向以公私營合作模式推動。他強調,河套園區不會以投資回報率設定為KPI,但期望最終能達至收支平衡,避免長期依賴政府支援。

創科局常秘蔡傑銘。劉駿軒攝

蔡傑銘(中)早前到河套香港園區視察。創新科技及工業局FB圖片

創科局常秘蔡傑銘透露,目前政府已撥出240億元用於首期基建營運及公用設施。劉駿軒攝

蔡傑銘(左二)早前到河套香港園區視察。創新科技及工業局FB圖片

蔡傑銘透露濕實驗室大樓至今租出七成空間。劉駿軒攝

河套香港園區將於12月中正式營運。資料圖片
他強調政府關心河套園區的經濟貢獻,以園區開發至120萬平方米樓面面積計,估計可創造5.2萬個本地就業崗位,每年經濟貢獻達520億元;隨著規劃面積擴至200萬平方米,數字有望進一步提升。
香港創科用地不少 沙嶺數據園建設較快
深圳已發展成國家創科重鎮,外界不時將深圳與香港比較,蔡傑銘認同內地發展速度快,但香港創科用地亦不少,舉例有科學園、數碼港及創新園等,不僅提供樓面面積,也設有孵化及加速器計劃,形成整體創科佈局。他又指,沙嶺數據園區用地今年底截標,本身是「熟地」,相信建設速度會較快。
他指出本港創科發展亦加速中,例如數碼競爭力位列全球第四,「深圳—香港—廣州」創新集群亦成為世界第一,強調政府會以「沒有最快,只有更快」的態度工作,讓公眾見證實質發展,增強對香港創科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