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大公司和政府機構建立分析工具的Palantir Technologies公布第三季財報,營收與獲利均超出華爾街預期,並釋出優於市場預期的第四季財測。公司表示,AI應用推動企業與政府訂單持續擴張,成為主要成長引擎。
Palantir預期,第四季營收約13.3億美元,遠超分析師預測的11.9億美元,顯示AI產品與商業客戶需求強勁,即使美國政府關門進入第二個月、部分合約存在延遲風險,整體前景仍樂觀。
此外,Palantir將全年營收預估上調至44億美元,高於華爾街預測的41.7億美元。同時上修全年自由現金流(FCF)目標至19億至21億美元,反映營運獲利能力持續增強。
Q3財報關鍵數據vs分析師預期(LSEG查訪共識):每股獲利(EPS):21美仙vs17美仙;營收:年增63%至11.8億美元vs10.9億美元;第三季總營收年增63%,由去年同期的7.255億美元躍升至11.8億美元,連續第二季突破10億美元大關。淨利達4.756億美元(每股18美仙),較去年同期的1.435億美元(每股6美仙)大幅成長逾三倍。
Palantir指出,第三季美國政府業務營收年增52%至4.86億美元。政府部門仍是公司主要成長支柱,特別是軍方與情報機構的需求。近年來,Palantir在政府標案中屢次擊敗傳統承包商,並近期取得美國陸軍高達100億美元的大型長期合約。
儘管公司因協助移民與海關執法局(ICE)分析數據而引發外界批評,但在國防、情報及安全領域的技術應用仍推動業績節節攀升。
Palantir美國商業部門表現亮眼,營收較去年翻倍至3.97億美元。美國商業合約總值更暴增四倍,達13.1億美元。
近數周,Palantir陸續宣布與Snowflake、Lumen Technologies與英偉達建立新合作關係,擴大AI運算與數據分析生態系。
受AI熱潮與散戶資金推動,Palantir股價今年以來暴漲逾170%,市值突破4900億美元,躋身全球最具價值的科技公司之一。
然而,部分分析師警告該股估值過高,與營收規模更大的科技巨頭相比,交易本益比偏高。
執行長AlexKarp在致股東信中回應批評,稱「那些唱衰者已陷入一種自我迷惑的瘋狂狀態」,並強調公司「讓散戶投資者實現了過去僅限於矽谷創投的報酬率」。他寫道:「我們的成就來自真實且持續的成長。」
本報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