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矚目的紐約市長選舉昨(4)日落下帷幕,民主黨現任州眾議員馬姆達尼(Zohran Mamdani)高票當選,成為紐約市第111屆市長。34歲的他是紐約歷史上首位穆斯林市長,也是第二年輕的市長。自稱社會民主黨的馬姆達尼因其具有一定社會主義色彩的政綱及其宗教背景,在選前曾引起反對方的強烈抵制。
這場讓紐約人的心懸了幾個月的激烈選戰,最終結果卻是以出人意料的神速水落石出。投票站當地時間晚上9點關閉後大約半小時,得票百分點僅為個位數的共和黨候選人斯利瓦(Curtis Sliwa)就率先承認敗選。9點36分,開票率剛剛超過60%,美聯社就已經宣布馬姆達尼勝選,在布碌崙派拉蒙劇場馬姆達尼派對現場,懷著忐忑心情等待結果的支持者們立即爆發出經久不息的歡呼。9點56分,開票率近85%時,馬姆達尼得票率已經超過半數,總得票數超過一百萬。在三人參選的選舉中獲得半數以上的選票已經符合選舉中的「決定性」勝利的定義,但並未超過現任市長亞當斯(Eric Adams)在2021年市長選舉中與斯利瓦兩人對決中獲得的67%的得票率。
「紐約將成為光明」
馬姆達尼在勝利演說中重申代表勞工基層,反對大財團和建制派,感謝所有支持者尤其是首次參與政治選舉和投票者,強調「在這政治黑暗的時刻,紐約將成為光明。」對於反對者批評他反以色列的立場等同於反猶太主義,他在演說中回應稱「我們將建造一座與紐約猶太居民堅定站在一起、毫不動搖地打擊反猶太主義禍害的市政廳。」他還點名總統特朗普,「我知道你在看(直播),我送你四個字:調高音量。」
選前頂著巨大壓力堅持不退選的斯利瓦,獲得的票數甚至遠低於他四年前出選市長所得的30萬票,得票率不足8%,顯示獨立參選的前州長柯謨(Andrew Cuomo)陣營在選戰最後階段打出的「投給斯利瓦的一票就是投給馬姆達尼的一票」的競選策略,以及同為共和黨的特朗普總統臨門一腳背書柯謨,說服了不少原本可能投票給斯利瓦的選民。斯利瓦發表敗選致詞在美聯社宣布馬姆達尼勝選之前,已經認定馬姆達尼是選舉贏家,他呼籲人們開始戰鬥,「不要讓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也表示自己也將繼續為保衛紐約而努力。
至晚上10點42分柯謨承認失敗,發表敗選演說稱,他以獨立身分參選,得票率42%創下了獨立參選得票率的紀錄,為此感到自豪。他強調不要與警察為敵,不要包容任何形式的歧視。在他向馬姆達尼表示祝賀時,迎來現場一片噓聲回應,他馬上制止說「今夜是屬於他們的。」
反特朗普政策奏效
另一方面,在兩場州長選舉中民主黨人皆告捷,聯邦眾議員謝里爾(Mikie Sherrill)成為第57任州長及史上第二位女州長,聯邦眾議員史潘伯格(Abigail Spanberger)當選為維州首位女州長。
據美聯社統計,開票90分鐘後,53歲的謝里爾以約14個百分點領先對手恰塔雷利(Jack Ciattarelli),她曾任海軍直升機駕駛及聯邦檢察官,在競選中以強烈反特朗普立場為核心,成功凝聚自由派選民支持。
特朗普去年在新州意外取得進展,今次公開力挺恰塔雷利,但在民主黨登記選民多出共和黨約85萬人的州份,這一聯盟最終成為負擔。謝里爾把特朗普形容為「對國家的生存威脅」,以國安與務實形象爭取溫和選民。
競選策略類似的史潘伯格在選舉中擊敗共和黨籍副州長西爾斯(Winsome Earle-Sears),她在競選中以經濟議題為核心,一直強調與民生密切相關的「餐桌議題」,包括增加教育經費、提高住房可負擔性、確保醫療可及性。她針對特朗普的政策提出縝密的經濟論點,同時以大量經費投放廣告,將西爾斯與特朗普綁定。
維州境內有眾多政府機構,聯邦僱員超過32萬人,因此該州對白宮的政策格外敏感。史潘伯格抨擊政府停擺對該州的負面影響,承諾將保護維州經濟免受特朗普強硬政策的衝擊。
46歲的史潘伯格曾是中情局情報員與聯邦郵政檢查員,在國會任職3屆期間堅持中間路線。
本報記者榮筱箐紐約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