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殘奧乒乓球,分為輪椅組(TT1至TT5級)、企立組(TT6至TT10級)及智障組(TT11級)。曾於亞殘運會奪團體賽金牌的李曉桐,將出戰TT11組女子單打、雙打及混合雙打賽。首次參加殘特奧會,她說很開心和興奮,不太緊張,「因為很多香港市民會到場支持!去外國比賽時看到當地市民支持在地球隊,這次輪到我們了!」






李曉桐:香港市民會到場支持 感開心和興奮
李曉桐過去一年戰績亮眼,去年初在埃及公開賽奪得女子雙打及混雙銀牌,隨後於西班牙再奪雙打金牌,並在法國賽再添雙打金牌、單打銅牌及混雙銅牌。她坦言並非每場比賽都如願,曾在哈薩克落敗,最終靠祈禱、教友代禱及隊友的鼓勵走出低潮。
面對三項賽事,她笑言,單打比較緊張,雙打與混雙有拍檔在側更為放鬆。她與拍檔相處融洽,互相鼓勵,訓練過程很開心。她透露,現正加強體能與正手上旋,並進行跑步與呼吸訓練,期望提升耐力與持久度。
談到個人目標,她堅定地說:「一定要拿到好成績,拿到金牌!」雖然與內地選手交手經驗不多,但她充滿信心,更笑言希望能親眼看到全運會吉祥物「喜洋洋」與「樂融融」。
她也希望藉殘特奧會,推動大眾了解殘疾的多樣性,「有些人或會疑惑,為何肢體健全者也參加殘疾人比賽,但智力障礙是無形的,只看外觀未必察覺,希望藉這個機會讓公眾人士明白,殘疾也有不同的情況。」
李曉桐感謝香港體育學院提供全面支援,包括心理課、正念練習、手指訓練及按摩放鬆,幫助她減壓,讓她在比賽中保持穩定狀態。她亦指近年政府重視體育,「大型賽事都有直播或報道,令更多人認識運動員。」





陳㬢期待主場出擊力爭獎牌
輪椅擊劍方面,港隊將出戰男、女子花劍、重劍及佩劍的個人賽和團體賽。年輕劍手陳㬢(Sean Glass)期待主場出擊,力爭獎牌,盼為即將到來的21歲生日留下難忘回憶。
港美混血兒的陳㬢近年成績穩步上揚,9月在世界盃印尼站勇奪花劍及佩劍個人銅牌。今次是他首次出戰殘特奧會,他坦言內地高手如雲,預期戰況激烈,亦珍惜這次交流機會,希望在個人及團體賽皆有斬獲。
輪椅擊劍按殘疾程度分為A、B及C三級,A級為殘疾程度最輕,陳㬢屬B級,強項是花劍及重劍。他曾患神經母細胞瘤,雖已切除腫瘤及完成治療,但留下脊椎側彎、雙腳失去感覺等後遺症。
他正全力備戰,與教練反覆檢視過往比賽片段,鞏固強項、改善弱項。本月底,他將赴南京及上海隨中國隊集訓,盼能提升技術水平。

勇於面對失誤 自怨自艾無法解決問題
陳㬢年幼時曾參加游泳及乒乓球,至10歲接觸劍擊,認為這項講求體能及戰術運用的運動極具挑戰性,「覺得有意思,亦適合自己。」其後持續受訓,於1年多前轉為全職運動員。
2023年,他首次獲選參與亞運,協助港隊獲得團體銀牌,成為運動員生涯重要里程碑。「首次奪得獎牌,印象深刻。」之後他為自己訂下目標,「希望每站比賽都能取得好成績。」
比賽難免出現失誤,但他指自怨自艾解決不了問題,「跟自己說不緊要的」,並向教練請教,避免下次再犯。
陳㬢感謝港府近年積極支持體育運動發展,讓殘疾運動員站上賽場展示實力,亦希望更多市民能到場觀戰、為港隊打氣。他也感謝體院提供完善的運動創傷、健身與運動康復支援,讓運動員無後顧之憂,全情投入訓練和比賽。
記者:關英傑 潘明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