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星島新聞集團攜手香港理工大學舉辦的「ESG認證嘉許暨永續發展論壇2025」今日(21日)舉行,環境及生態局氣候變化專員李學賢致辭時表示,本港可充分發揮「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借助國家在綠色低碳和新能源領域的技術和產品,協助「一帶一路」和其他國家培養綠色人才,推進綠色轉型,並助力國家綠色企業開拓市場,發展新質生產力。
相關文章:星島ESG認證暨永續發展論壇今舉行 林善喬指企業納ESG入決策 「不再停留口號宣傳」
極端天氣凸顯可持續發展必要
李學賢提到,近年來氣候變化帶來的極端天氣事件越趨頻繁,今年來本港已發出5次黑色暴雨警告和13次熱帶氣旋警告信號。上月天文台錄得自1884年有記錄以來酷熱日數最多的10月,其中更有4天的最高氣溫達到或超過33度,極端天氣提醒大家應對氣候變化刻不容緩,推動可持續發展是必然之路。
他又表示,在社會各界共同努力下,香港已於2014年碳達峰,相較峰值,目前碳排放量已減少約四分之一,人均碳排放量減少接近三成,約為美國的四分之一及歐盟的六成。為進一步加速減排進程,特區政府致力於2035年前把香港的碳排放量從2005年的水平減半,並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
香港可抓住綠色轉型發展機遇
他續說,氣候變化除了是挑戰,亦是企業轉型的契機。綠色轉型已成全球趨勢,香港經濟正急速轉型,相信可抓住這個機遇,推動經濟發展,將綠色轉型的龐大需求轉化為具商業價值的技術及產品。

助力國家綠色企業開拓市場
李學賢指出,香港作為全球最自由的經濟體和世界第三最具競爭力的國際金融中心,並維持普通法制度,可以充分發揮「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借助國家在綠色低碳和新能源領域的技術和產品,不但能推動本地綠色低碳發展,還可協助「一帶一路」和其他國家培養綠色人才,推進綠色轉型,助力國家綠色企業開拓市場,發展新質生產力,創造經濟與環境雙贏。
他又說,論壇以「智慧科技,引領綠色新未來」為主題,而創新科技正是推動綠色轉型的重要動力。只有通過企業才能將具有應用潛力的綠色研發項目轉化為具商業價值的產品,發展綠色產業,並大規模推進綠色轉型。他寄語各界別、各企業善用香港優勢,發展綠色創新科技、支持綠色產業、綠色融資、專業服務等方面發揮所長,攜手構建一個吸引國內外的可持續生態圈。

相關文章:持續投資非「不可能任務」宜先訂排除原則 漸轉主題投資



相關文章:本港氫能應用重點在交通 惟基建設施等不足 可藉北都發展提前佈局

相關文章:本港氫能應用重點在交通 惟基建設施等不足 可藉北都發展提前佈局|ESG認證嘉許

相關文章:Z世代重視價值觀易「跳槽」 企業文化需跟上 沉浸式科技成新答案

相關文章:港企ESG意識進步顯著 尤重社會責任 達致共融共贏

相關文章:ESG與經濟發展非對立 技術創新可助雙贏 哈佛教授早提出一個「假說」

相關文章:ESG評級機構為新一代 「看門人」 覆蓋企業少違規逾11% 第三方付費添公信力

相關文章:ESG披露增國際市場競爭力 更易獲政府採購 研究:合同金額可增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