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全會︱習近平介紹「十五五」 新華社:超前布局未來產業

中共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四中全會)昨日起一連四日在北京閉門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就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向全會作說明。新華社社評指出,中國發展環境面臨深刻複雜變化,機遇和風險並存,全會將對未來5年發展作出頂層設計和戰略擘畫,包括「超前布局未來產業」。有學者及券商預料「十五五」將推動人工智能等技術突破,應對激烈的中美競爭。

▍中國組 ▍

科技創新為引領 實體經濟為根基

本屆四中全會主要議程是研究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為2026年至2030年的經濟社會發展畫出藍圖。新華社報道,習近平昨日代表中央政治局向全會作工作報告,並就《中共中央關於制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討論稿)》向全會作了說明。報道未透露討論稿的詳情。按照慣例,全會本周四閉幕後,將發表公報。

有學者及券商預料「十五五」將推動人工智能等創新科技的技術突破。新華社
有學者及券商預料「十五五」將推動人工智能等創新科技的技術突破。新華社

 

有學者及券商預料「十五五」將推動人工智能等創新科技的技術突破。新華社
有學者及券商預料「十五五」將推動人工智能等創新科技的技術突破。新華社

 

習近平昨日代表中央政治局向全會作工作報告。新華社
習近平昨日代表中央政治局向全會作工作報告。新華社

 

有學者及券商預料「十五五」將推動創新科技的技術突破。新華社
有學者及券商預料「十五五」將推動創新科技的技術突破。新華社

 

有學者及券商預料「十五五」將推動創新科技的技術突破。新華社
有學者及券商預料「十五五」將推動創新科技的技術突破。新華社

 

相關新聞:中國觀察:四中遞補12中委大盤點 將軍被「跳過」?

新華社昨發表社評指,「十五五」時期是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夯實基礎、全面發力的關鍵時期,我國發展環境面臨深刻複雜變化,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同時我國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

社評指「十五五」時期必須把發展新質生產力擺在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以實體經濟為根基,堅持全面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積極發展新興產業、超前布局未來產業並舉,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經濟持續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人民日報》昨發表「任仲平」文章,強調距離基本實現現代化目標只有10年時間,距離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也只有20多年時間。「時不我待,催人奮進」,要把「十五五」發展的目標任務和戰略舉措規劃好實施好。

相關新聞:四中今開幕審議「十五五」 料聚焦科技創新 年均4.5%經濟增速

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副研究員劉典前日向《星島》分析,科技創新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動力,「十五五」規劃將聚焦在半導體、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卡脖子」領域加速攻關,同時推動傳統產業的智能化、數碼化轉型。

聚焦半導體人工智能量子科技攻關

中銀國際證券昨發表前瞻報告,預料「十五五」規劃將圍繞新質生產力布局科技創新、綠色低碳、高端製造、數字融合和制度供給等重點方向,帶動人工智能+、量子信息、6G通信、生物製造、商業航天、深海科技、氫能、可控核聚變、新能源與儲能等戰略產業全面加速落地,推動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即時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