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濟神州抗癌藥「百澤安」擬攻港 廣州基地生產 冀予港人更經濟選擇

百濟神州(BeOne Medicines,6160)今年上半年已在香港提供三款創新癌症治療藥物,包括BTK抑制劑、PD-1抑制劑及IL-6抑制劑。最新進展顯示,其中BTK抑制劑與IL-6抑制劑已成功納入政府藥物名冊,而備受關注的PD-1抑制劑「百澤安」(替雷利珠單抗)目前仍在審批中。該藥物由百濟神州廣州基地生產,若成功獲批,有望憑藉其性價比優勢,為香港患者提供更經濟的治療選擇。百濟神州全國區域政務負責人寧寧解釋,憑藉廣州生產基地的產能優勢,「百澤安」在成本控制上具備靈活性。

目前香港PD-1/L1市場主要由兩款國際藥品主導。2024年數據顯示,默沙東的Keytruda(K藥)全球市佔率達56%,連續兩年蟬聯全球「藥王」;百時美施貴寶的納武利尤單抗(O藥)則佔19%市場份額,兩者合計掌控全球逾七成市場。為推進PD-1抑制劑在港上市,百濟神州正在香港開展小型臨牀試驗,探索地域差異對藥效影響,同時透過「同情用藥計劃」為約200名有需要患者提供未獲批但具潛在療效的藥物。

基地可實現全鏈條產業化

在拓展香港市場之際,百濟神州首次邀請香港媒體及病友團體參觀其位於廣州的生產基地。百濟神州副總裁、廣州基地總經理王英群表示,廣州基地佔地面積達15.8萬平方米,分南北兩區,目前總細胞培養產能為6.5萬升,另有4.8萬平方米預留用地用於未來發展。

王英群表示,廣州生產基地採用世界領先的數碼化、智能化生產技術,配備自動化倉儲系統,可滿足從攝氏零下70度到常溫的全溫段儲存需求。
王英群表示,廣州生產基地採用世界領先的數碼化、智能化生產技術,配備自動化倉儲系統,可滿足從攝氏零下70度到常溫的全溫段儲存需求。

 

基地內設3個原液生產車間、1個製劑車間,以及質控實驗室、工藝開發實驗室等研發配套設施,可實現從藥物研發、生產到包裝的全鏈條產業化。王英群表示,基地採用世界領先的數碼化、智能化生產技術,配備自動化倉儲系統,可滿足從攝氏零下70度到常溫的全溫段儲存需求。質量體系符合中國NMPA、美國FDA、歐盟EMA等多國GMP標準,實行全球統一的金字塔式質量管理體系,已通過26次官方審計,先後獲得澳洲、印尼、南韓、印度等國藥監機構批准,產品出口至多個海外市場。

在成本控制上具備靈活性

寧寧解釋,憑藉廣州生產基地的產能優勢,「百澤安」在成本控制上具備靈活性。她指出,「百澤安」作為新一代經修飾的PD-1抗體,具有兩大核心優勢,其一,對PD-1/PD-L1結合的阻斷率高達99%,結合能力更強;其二,通過增強T細胞激活效應,促使更多免疫細胞攻擊腫瘤細胞,療效更為顯著。寧寧稱,「百澤安」已通過美國FDA、歐盟EMA及國內NMPA三重認證,並已在全球47個市場獲批,國內獲批適應症達14種,為全國最多。除了香港市場,這款藥還將以「立足國內、輻射全球」的策略進軍更多國際市場。

關注組籲簡化新藥註冊流程

同路人同盟主席陳偉傑表示,香港患者常面臨「有藥冇得食」的困境,新藥需經冗長的註冊程序,其後還需等待納入藥物名冊,整個過程往往耗時數月甚至更久。「癌症治療時間至關重要,患者難以承受漫長等待」,陳偉傑強調,政府雖已推出「One Plus」等機制加快進度,但效率仍不足,呼籲進一步優化流程。

肺癌病人關注組召集人吳樂文建議,藥廠可與醫院直接合作開展免費試藥計劃,同步推進臨牀數據收集與患者治療,避免依賴繁瑣的「個案病人」程序。「政府醫生工作繁忙,難以應對複雜手續」,他指出,簡化流程不僅能為患者爭取治療時間,也能為藥廠積累真實世界數據,實現雙贏。癌症資訊網主席方嘉儀肯定內地藥企的研發實力,認為香港應主動引進內地創新藥。她又表示,簡化引進程序不僅能惠及患者,也能推動香港醫療產業發展。

即時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