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招標出租北區、元朗和大埔4幅土地 劉國勳:宜作露天倉庫

地政總署今日(17日)公布,以短期租約方式招標出租4幅位於北區、元朗和大埔的政府土地,受相關政府發展項目於2028年第四季或之前收地及清拆行動影響的合資格棕地作業經營者均可承租。如經營者於相關政府發展項目清拆行動完結後,已兩次或以上獲邀參與以往相關短期租約招標,將不會獲邀參與是次招標。

4幅土地面積介乎1,490至2,090平方米

招標今日開始,11月19日截標,該4幅土地的詳情和涉及的相關政府發展項目載於今日刊憲的政府公告,分別位於坪輋孔嶺北路、元朗十八鄉元政路,及2幅位於大埔大貴街,面積介乎約1,490至2,090平方米。根據現行安排,受政府發展項目影響的業務經營者,若符合相關申領準則,可獲發放法例訂明的法定補償,或以特惠津貼替代。

地政總署發言人表示,為協助棕地作業經營者搬遷業務和善用土地資源,署方一直努力物色合適的空置政府土地,以短期租約方式招標出租。該4幅招標出租的土地適合多類用途,包括工業、露天存放、貨倉、工場、回收和循環再造或再加工業務和收費公眾停車場。發言人強調,地政總署會繼續物色合適的空置土地以短期租約方式招標出租,以供棕地作業經營者搬遷業務。

政府以短期租約招租受北都工程影響綜地經營者。
政府以短期租約招租受北都工程影響綜地經營者。

 

劉國勳:難吸高成本上蓋棕地作業

民建聯新界北立法會議員劉國勳向《星島頭條》表示,政府今次招標出租的4幅土地,租期為3至5年,認為絕對合適用作露天倉庫等,不過對一些投資成本較高,可能要建上蓋的棕地作業則吸引力不大。他指政府一直都會定期推地,向棕地作業經營者招標短期租約,這些地的面積往往不大,但勝在容易租出。

劉國勳提到,近年政府為加快發展北都等增加土地供應,收地及清拆步伐急速,由以往可能收幾十公頃地升至動輒收幾百公頃地,對於原先土地的棕地作業影響大,尤其是部分新界棕地面積大且有上蓋建築物,收地後較難在市場覓回同樣大的土地。因此,政府早已透露初步物色了約120公頃用地,未來分批推出用以短期安置受影響棕地作業。至於原定興建多層工廈安置棕地作業的方案,他認為市場變化大,宜從長計議。

發展局:為推進北都發展將持續增加收地

發展局回覆《星島頭條》查詢時指,政府過去幾年在北都已收回約30公頃棕地。為推進北都發展,局方未來會持續增加收地,當中預計由現在至2026年會再收回約250公頃棕地。對於受政府發展項目影響的棕地作業,發展局會以「金錢補償與協調服務並行」的政策方針,透過一籃子措施,支援有意重置業務的棕地作業者,措施包括物色更多合適的政府土地,專門讓受影響的棕地作業者參與短期租約的投標。

自2020年12月以來,地政總署已向受影響棕地作業者批出23幅用地的短期租約作工業、露天存放、貨倉及汽車維修等用途,涉及合共46,800平方米土地。發展局今年上半年聯同相關部門展開了新一輪全面覓地工作,初步物色約120公頃政府用地,主要集中在未有需要落實長遠用途的政府用地,期望可於未來6年以局限性招標方式分批推出,租予受影響棕地作業作短期使用;地政總署今天公布以短期租約方式招標出租的4幅土地,屬該120公頃的一部分。

記者:趙克平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