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人道替代方案雷克島  打造更高效更具改革精神的司法系統

市長參選人柯謨上周提出重建雷克島監獄而把社區監獄改成可負擔房屋的方案,令華人社區重燃重開雷克島的希望,15日建築師巴魯斯基(Bill Bialosky)及同源會陳慧華在中華公所詳述重建雷克島監獄的好處,柯謨並親自再來華埠全力支持這個建議。

柯謨將親自再來華埠全力支持

巴魯斯基表示,現行的「區域監獄計劃」(borough-based jail plan)預計耗資超過160億美元,在四個行政區興建高層監獄。然而,這項計劃卻存在嚴重缺陷,在2024年平均每日收押人數高達6,133人之際,新設監獄僅能提供4,160個床位,遠遠不足以應付需求。

目前布碌崙與皇后區的工程已經開工,但曼哈頓與布朗士的興建計劃仍面臨龐大爭議與延宕。巴魯斯基指出,可以採取一項更務實、更具成本效益的替代方案:保留布碌崙與皇后區兩處新設監獄,同時重新打造雷克島(Rikers Island),將其改建為一座現代化、低層的「修復型矯正園區」,取代原本在曼哈頓與布朗士興建的高樓監獄,並解決現行系統的床位不足問題。

他說,雷克島佔地達413英畝,具備充分空間興建一座3.5至400萬平方英尺的矯正園區,規模可容納4,200至4,500名受押人。預估造價為60至80億美元,與曼哈頓與布朗士兩棟監獄的總成本(約67億美元)相當,卻能真正解決收容能力不足的問題。若加上布碌崙與皇后區兩處正在興建的設施(成本約69億美元),整體系統總開支介於129億至149億美元之間,比現行方案節省10至30億美元,卻能完全滿足全市的拘留需求。

低層建築不僅節省高層施工的巨額成本,也能提供自然採光、直接的戶外活動空間,以及有助心理健康的園區式環境。研究顯示,這類設計可有效降低再犯率。

新方案可立即啟動,透過分階段施工,逐步拆除老舊建築並同步啟用新設施,確保運作不中斷,也避免出現容量危機。相比之下,現行的區域監獄計劃在密集社區中遭遇強烈反對,工程延誤嚴重,預計要到2030年代才能完工。此外,前市長白思豪的計劃從未考慮過臨時安置空間,導致目前雷克島過度擁擠,疾病與意外頻傳。

重新構想的雷克島將採取「校園式」設計理念,以自然光線、綠化中庭與步道為主軸,取代封閉的高牆與鋼筋水泥塔樓。這樣的設計為受押者與工作人員共同創造一個安全、平靜、具人性尊嚴的空間,促進生產力與正向互動。

將設教育中心職業訓練設施等

區內將設有教育中心、職業訓練設施、心理健康治療單位、農耕區、家庭探訪中心、過渡性住房及完善的醫療照護體系。整體構想旨在讓服刑者透過教育、技能訓練與心理支持,重新融入社會,而非被「倉儲式」監禁。研究顯示,接受教育與職業訓練的服刑者再犯率可降低約15%,若同時結合心理健康與家庭支持,效果更為顯著。

重建後的雷克島將全面改善交通可達性。未來,該島可納入紐約市渡輪系統,從五個行政區均能直達,解決目前僅能透過單一橋樑進出的瓶頸問題。島上設置的專屬渡輪及接駁巴士系統,將使探視家屬與工作人員往返更加便捷,也可大幅減少跨區押送的時間與成本。此外,規劃中的園區還將設置一座合適規模的法庭,可在島上進行初步提訊與保釋審理,使多數案件能在數小時內完成初步程序,顯著加快司法進程。

若採取雷克島替代方案,原訂在曼哈頓與布朗士興建的兩座監獄用地將可釋出,轉為社區所需的可負擔住宅。例如,位於曼哈頓白街124-125號、原預計耗資37.6億美元建造16層監獄大樓的地塊,可改為興建10至12層、約400至500戶、近千個臥室的100%可負擔住宅,並在下層設置社區設施與零售空間,為唐人街與下東城居民提供急需的住房資源。

假如市府與州府能在雷克斯島旁成功興建新機場,那麼在該島上打造一座設計周全的司法園區更是完全可行。這項構想不僅節省成本、加速司法程序,更在人性化設計與社會復原之間取得平衡。

同源會陳慧華表示,目前監獄因犯約60%有精神問題,雷克島有足夠空間建設精神病患者醫療中心,避免這些精神病者嚴重暴力傷害無辜市民。在可見的2027年雷克島無法完全關閉,這些囚犯被迫釋放,嚴重衝擊本市的公共安全。本報記者周靜然紐約報道

重建人道替代方案的雷克島藍圖。

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