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友託付,化為逾20年的守護,一批文物,終於落葉歸根。陶瓷藝術工作者、前香港小姐冠軍鄭文雅,多年前受年邁收藏家所託,收容逾百件年代介乎清末至民國的蟋蟀盆,她曾嘗試在香港為它們尋找歸宿,但包括文化博物館在內的多個機構均無意接受。直至去年年初,在友人牽線下,她將這批蟋蟀盆捐贈給廣東石灣陶瓷博物館,收歸國有,還了她保育民間文物的心願。
身為香港高爾夫球協會首名華人女子高爾夫球教練的鄭文雅,20多年前受學生、六國飯店老闆陳伯昌「托孤」逾150件蟋蟀盆。她初時不知道這批陶器的價值,但發覺它們顏色潤澤飽滿,推斷與現代燒製的陶器大不同。物主放置蟋蟀盆的樓房,多年前面臨拆遷,鄭文雅說,若自己不接收,它們會被當成垃圾處理。於是,她咬緊牙根,營救這批蟋蟀盆,奔走多回,分批搬回家。








150件蟋蟀盆「回家」
鄭文雅曾向本地的博物館查詢,包括文化博物館,但這批蟋蟀盆年代不算久遠,未獲收藏。後來她了解到,相關機構多願收集價值高的文物。
回顧收藏這批蟋蟀盆的歲月,為鄭文雅帶來「甜蜜的煩惱」。被她視為寶貝的蟋蟀盆在家中佔據不少空間,家人時有怨言,還有朋友建議她「鑽幾個窿做花盆」,但她果斷拒絕,不想造成任何破壞。
其後她搬家,不慎摔破數件蟋蟀盆,感到心痛,以後它們就一直存放在某個人藝術工作室中。時光流逝,新冠疫情過後,已是耳順之年的鄭文雅仍未放下「心頭大石」。機緣巧合下,她經好友曾鵬了解到,這批蟋蟀盆或來自石灣,在他牽線下聯絡到位於佛山的廣東石灣陶瓷博物館,經親身考察,她終於在去年年初向該館捐出150個蟋蟀盆。
「一定要攞出來畀人睇」
本周二,鄭文雅再度到訪石灣陶瓷博物館。館內正展出《陶窯煙火》石灣陶與廣府生活藝術展,首個展區展出了數個具代表性的蟋蟀盆。她逼不及待趨前細賞,與它們「團聚」,館方人員解開防護線,讓她近距離欣賞。鄭文雅輕撫盆身,感歎道:「過去廿幾年可是每日都能摸到呢!」
她說,自己捐贈的要求之一,是這批蟋蟀盆「一定要攞出來畀人睇」。談及蟋蟀盆的歸宿,她面露笑容,形容「非常完美」,不僅是蟋蟀盆「回家了」,亦是將文物交返國家。
資料顯示,鄭文雅捐贈的蟋蟀盆於清末至民國時期製造,多為單色釉,其中有2個彩繪寶鴨穿蓮蟋蟀盆尤為特別,不僅應用石灣陶器製作技藝,且外表繪有廣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