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每年5000人馬拉松暈倒 科大研發汗液傳感器 測量乳酸水平防猝死

馬拉松跑步愛好者不斷增多,越來越多人也會帶著智能手錶,既為記錄跑速、維持穩定節奏,亦可測量心率,避免運動過度。不過來自印尼的林堅逐漸發現,不少人在馬拉松比賽中因運動過量而暈倒甚至死亡,僅測量心率遠遠不夠。在香港科技大學的培育下,他製作了一款汗液傳感器。林堅在接受《星島日報》訪問時介紹,該汗液傳感器可以透過收集人體汗液,為跑步、騎行等運動愛好者,及關注健康人士時刻監測乳酸水平等。

馬拉松跑步愛好者不斷增多,越來越多人也會帶著智能手錶,既為記錄跑速、維持穩定節奏,亦可測量心率,避免運動過度。
馬拉松跑步愛好者不斷增多,越來越多人也會帶著智能手錶,既為記錄跑速、維持穩定節奏,亦可測量心率,避免運動過度。

 

不過來自印尼的林堅逐漸發現,不少人在馬拉松比賽中因運動過量而暈倒甚至死亡,僅測量心率遠遠不夠。
不過來自印尼的林堅逐漸發現,不少人在馬拉松比賽中因運動過量而暈倒甚至死亡,僅測量心率遠遠不夠。

 

在香港科技大學的培育下,他製作了一款汗液傳感器。
在香港科技大學的培育下,他製作了一款汗液傳感器。

 

Pointfit 聯合創辦人兼行政總裁林堅。
Pointfit 聯合創辦人兼行政總裁林堅。

 

可從皮膚表皮上提取汗液,用家只需將薄膜帖子皮膚上,數據即可傳輸到手機應用程序上。
可從皮膚表皮上提取汗液,用家只需將薄膜帖子皮膚上,數據即可傳輸到手機應用程序上。

 

汗液無需進行入侵性血液測試,直接用生理信號作調控,更加准確。
汗液無需進行入侵性血液測試,直接用生理信號作調控,更加准確。

 

如乳酸水平接近閾值即會發出警報,提醒用戶需放慢速度,減小阻力。
如乳酸水平接近閾值即會發出警報,提醒用戶需放慢速度,減小阻力。

 

數據顯示,香港渣打馬拉松每年有逾7萬人參賽;而在亞洲,估計每年至少有200萬人跑馬拉松,不過林堅留意到全球每年約有5,000人在馬拉松比賽中暈倒。

為防止人們在馬拉松比賽中暈倒,林堅稱需要監測乳酸數據。傳統模式上,大多專業運動員都通過血液檢測;此外還有唾液、尿液檢測,但唾液檢測前不可進食,尿液檢測則需經身體循環再排出,均不能連續監測;至於智能手錶則沒有任何生化成分,只能監測心率,無法測量葡萄糖、乳酸等生化指標,雖可以通過計算將心跳換算成乳酸,但並不準確。

林堅介紹道,他們研發的可穿戴設備PointFit Sweat Sensor,透過超高分子聚乙烯薄膜,可從皮膚表皮上提取汗液,用家只需將薄膜帖子皮膚上,數據即可傳輸到手機應用程序上,並實時讀取到乳酸水平。如乳酸水平接近閾值即會發出警報,提醒用戶需放慢速度,減小阻力。相較於傳統形式,汗液無需進行入侵性血液測試,直接用生理信號作調控,更加准確;且因該薄膜僅幾百納米的厚度,即時在寒冷的地方,汗液量再小,也可以檢測到。

受父親影響熱愛工程 來港後遇恩師開啟創業 

林堅從小在雅加達長大,受工程師父親影響,對工程學充滿熱情,認為其有利於真正的創造產品。十年前,他為求學來到香港,在香港科技大學攻讀化學工程。他回憶道,在印尼工程方面通常選擇來新加坡或香港發展,但同屬東南亞的新加坡與印尼非常相近,而香港有全新的環境和文化,想要體驗一些新事物。

剛來香港時,林堅並沒有創業打算,只想做一些新奇、不枯燥的工作。但在2019年,年僅21歲的他在學校遇到了從事超高分子聚乙烯薄膜研究的高平教授,這是他第一次知道這種透明材料,第一次接觸納米膜。平時也熱愛運動的林堅也開始琢磨,如果能把該技術用在運動上,就是技術進步的地方,便帶著這個想法踏上創業研發之路。即使當時已經收到了其他公司的offer,但考慮到「如果我工作了,就不可能再回來做這項研究了,」所以決定去試試。「但幸運的是,我沒有失敗」,並在2020年成立了生物科技初創公司PointFit。

納米級厚度難尋工廠 直言「幾乎放棄」 

在創業過程中,林堅稱最大的挑戰是研發本身,在這塊薄膜上有綠色、銀色、黑色等不同的顏色,代表不同化學涂層,如若一種顏色出錯,就無法使用。
在創業過程中,林堅稱最大的挑戰是研發本身,在這塊薄膜上有綠色、銀色、黑色等不同的顏色,代表不同化學涂層,如若一種顏色出錯,就無法使用。

 

在創業過程中,林堅稱最大的挑戰是研發本身,在這塊薄膜上有綠色、銀色、黑色等不同的顏色,代表不同化學涂層,如若一種顏色出錯,就無法使用,僅僅這個過程,就花費了3年時間;接踵而至的困難是尋找製造商,因是材料納米級的厚度,所以印刷電路的工藝比較困難,最後花了一年時間才找到合適的工廠。在這個過程中,他直言「幾乎放棄」,但亦認為研發本身絕對不能保證成功,所以只要取得進展就好。

目前,他稱正處於最後的量產和銷售階段。就整個裝置而言,藍牙電子元件部分約800至1,000元,補充貼片約50元,為一次性使用。現階段最重要的是教育消費者,為何監測乳酸比單純心率監測更好。未來,他希望進軍醫療保健領域,嘗試通過遠程醫療監控到葡萄糖、電解質等數據,更好的保障遠在異鄉的父母的身體。

即時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