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五年 灣區遠距辦公比例下降

五年多前的新冠疫情觸發遠距辦公潮流,現已逐步消退。最新民調顯示,灣區的遠距辦公,以及遠距和實體辦公混合的模式逐漸被摒棄,全面實體辦公的比例由去年少於一半增至今年近三分之二。

灣區新聞集團與智庫「矽谷聯合創投」(Joint Venture Silicon Valley)8月展開的民調,顯示這種辦公趨勢。矽谷聯合創投執行長漢考克(Russell Hancock)形容這是「令人驚訝的結果」,承認不少恢復實體辦公的都是經濟密集領域,例如人工智能(AI)和新創公司。

總部位於灣區的谷歌和Meta和蘋果三大科技公司,仍維持混合辦公模式,對於未來實體辦公計劃尚無回應。電商平台亞馬遜上月表明,為了追求創新、合作和聯繫,將結束公司實體辦公三天模式,包括灣區在內的員工五天需回到辦公室上班。

代表灣區企業的灣區委員會(Bay Area Council)研究副主任萊斯(Abby Raisz)指出,市中心缺乏員工上班,為服務與零售業造成艱困挑戰。另一方面,民調和其他測量方法得出的結果各有差異,唯一相同的是實體辦公顯然仍少於疫前水平。資料顯示,灣區辦公室空置率為24%,高於全國平均數19%。

南灣辦公室使用率緩慢復甦,稍高於疫前水平的一半,而三藩市只有42%。史丹福大學與兩個組織進行的問卷顯示,灣區員工全面遠距辦公比例今年微降2%至30%。

大眾運輸也是遠距辦公受害者,特別是灣區捷運和加州火車。公共政策研究組織SPUR指出,灣區大眾運輸客量過去一年持續上升,後疫情時代的高速公路壅塞已趨向穩定。SPUR提到,隨著車流增加,加上開車所需時間和昂貴的停車費,大眾運輸變得有吸引力,但大眾運輸陷入財困,恐引發服務刪減和加劇交通狀況。

民調於8月12至19日進行,訪問了聖他克拉、阿拉美達、康特拉科斯特、聖馬刁和三藩市五縣1,743名已登記選民,誤差值為正負2.6%。本報訊

灣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