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法會資訊科技及廣播事務委員會今日(13日)舉行會議,討論維護資訊保安的工作。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副局長張曼莉指,政府著重提升香港網絡安全防護能力,目前已應用人工智能應對騙案,例如使用人工智能分析政府的網絡流量和用戶的行為模式,以更快和更精準自動識別網站攻擊行為等。她強調,若運用得宜,人工智能將成為極為強大的防禦工具。
張曼莉提到,政府自去年8月推出多項措施,包括要求大型和高風險資訊系統進行額外的壓力和網絡測試,並設立中央網絡安全健康檢查平台,定期監測政府系統的漏洞。她強調,政府會以多管齊下的策略,提高政府內部以及公私營機構的資料保安,將香港構建成更安全的智慧城市。
警方加強打擊科技罪案及跨境合作
會上,經民聯盧偉國指,近年與科技罪案有關的財政損失增加,詢問政府將如何加強打擊。張曼莉表示,政府著重提升香港網絡安全防護能力,以及市民的意識,其中政府有應用人工智能應對騙案。警務處署理總警司(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梁靄琳指,現時交易變得方便,騙徒在得手後很快將騙款轉走,加上虛擬貨幣變得普及,騙案有所上升,警方有就此作出應對方案。她舉例,涉及金額大的個案,很多時與投資騙案或求職有關,而警方與金管局亦有協作以針對該類個案。
勞聯林振昇追問政府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應對騙案。張曼莉指,人工智能運用得宜可成為強大的防禦工具,政府正運用人工智能提高防禦能力,如使用人工智能分析正常的網絡流量和用戶的行為模式,以更快和更精準自動識別是否有異常的登入和數據傳輸,以及網站攻擊行為等。同時,政府有用人工智能分析網絡安全數據和模擬事故,以更好辨識攻擊手法,從而快速執行防禦工作。
林振昇又稱雖然警方與不同地方有就反詐騙設立跨境合作平台,但犯罪集團不時會遷移到其他地方,問到警方能否與更多國家協作,以加強打擊力度。梁靄琳指,除反詐騙平台外,國際刑警亦為警方的重要夥伴,香港網罪科的總警司,亦在今年獲選成國際刑警的網絡罪案專家組主席,警方有積極與其他國家增加聯繫。





邵家輝指曾遇網絡詐騙 建議政府加強宣傳手法
自由黨邵家輝表示,自己亦曾遇到網絡詐騙,有自稱「院長」的人聲稱要和他做生意,幸好自己有防範性並無「上當」,認為只要市民愈來愈精明騙徒便會離開。他建議政府加強宣傳手法,如可考慮通過電台、電視台,或緊急警示系統通知大眾最新騙案,並善用關愛隊作宣傳。張曼莉同意要提升市民認知,政府有貼地落地與市民的通訊軟件貼圖比賽,以及電車宣傳廣告等。
記者:林彥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