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銀指目前股市與4月相似 惟不會重返低位 料更多投資者「撈底」

瑞銀報告指出,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周五表示將於11月起對中國商品加徵100%額外關稅,並對「關鍵軟件」實施出口管制,但其後又指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會晤並未取消。不過,由於MSCI中國指數自「解放日」低位已上漲36%,預計短期內會有部份投資者獲利回吐。該行又指,由於目前形勢看起來與4月情況相似,因此預期會有更多投資者「撈底」,因此MSCI中國指數在74美元附近有望獲得支撐;即相當於5月9日、上次關稅戰降溫前的價位,與現價相差約15%。

滬深300指數或更具韌性

相比之下,滬深300指數可能更具韌性,主要得益於「國家隊」的潛在支撐,以及今年以來相對其他指數的表現偏弱。作為參考,在解放日的拋售中,MSCI中國曾下跌17%,而滬深300則僅下跌8%。另一方面,按4月經驗,美國上市的中概股更容易跑輸大市。

對於這一次市場可能如何反應?加徵100%關稅後,美國對中國的潛在關稅總水平將與4月時的145%相近。由於此前投資者已經因中美領導人會面預期而假設地緣政治將降溫,短期內股價可能面臨回調,但不認為市場會重返4月的低位,原因包括:第一,4月關稅戰快速降溫,讓更多投資者有意「抄底」;第二,目前全球關稅的不確定性減少,降溫條件更加明確;第三,自4月低位以來,全球股市大幅上漲。

數據中心及互聯網等或沽壓較大

板塊走勢方面,該行分析了各行業在4月「解放日」拋售期間的股價表現,以及在4月低位後的走勢。在過去拋售中表現不佳、但自此後強勢反彈的行業,這次可能面臨更大的沽壓,包括數據中心、互聯網、科技硬件、汽車及零部件,以及生物科技;相反,防禦性及以國內市場為主的板塊可能表現優異,例如電網、公用事業、交通運輸、建築及食品飲料等。

從基本面來看,該行此前的調查顯示,盈利風險最高的板塊包括機械、寵物用品、體育用品OEM代工、生物科技及科技硬件。

即時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