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麻省理工學院(MIT)校長科恩布魯斯(Sally Kornbluth)表示,她「無法支持」白宮提出的「高等教育協議」。該協議要求MIT及另外八所名校在換取聯邦資助優待的條件下,採納總統特朗普的政治議程。
科恩布魯斯在致教育部長麥克馬洪及白宮官員的信中指出,協議內容包含多項與學院理念不符的條款,包括限制言論自由及削弱校方自主。「因此,我們無法支持這種白宮擬議的高等教育處理方式。」MIT強調,科研經費應完全以學術優劣為基礎分配。
白宮上周向九所大學發出這份長達十頁的協議,要求各校在入學、性別定義、言論自由及學生紀律等議題上遵從政府立場,並限期於11月21日前表態。受邀院校除MIT外,尚有范德堡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達特茅斯學院、南加州大學、亞利桑那大學、布朗大學及維珍尼亞大學。
特朗普政府稱,簽署的院校將獲「多項實質利益」,包括「重大聯邦研究經費」。但全國校園反應不一。德州大學系統領導層表示,為奧斯汀德州大學獲邀參與,感到榮幸。亞利桑那大學所在地圖森市,市長及市議會通過決議,反對該協議,指此舉屬『聯邦干預』。
保守派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學者赫斯(Frederick Hess)批評該協議「嚴重有問題」,法律依據不足。維珍尼亞州參議會民主黨人警告,一旦州內大學簽署協議,將削減其州政府撥款。加州州長紐森亦對南加州大學發出類似警告。
根據協議草案,擁有每名學生超過200萬元捐贈基金的院校,若學生主修理工科,須免收學費;其他簽署校則必須凍結學費五年,並恢復SAT或ACT入學要求,同時排除種族及性別因素。
白宮聲稱,協議可「更新並強化」政府與大學的「互利關係」,以對抗所謂校園偏左與反猶太傾向。但多所院校正面臨師生與學術團體要求拒絕簽署的壓力。科恩布魯斯強調,MIT之所以堅持以能力取錄學生、提供學費減免,是「出於自主選擇,而非政治交換」。美聯社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