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僅用一隨身硬物 輕鬆食晒成盒麵 萬物皆餐具 網民嘆為觀止:大癲|Juicy叮

萬物皆可成餐具。一名穿黑白間條衫的女子,早前便被捕捉到以一件隨身硬物作餐具,輕鬆幹掉一盒外賣麵食。詳情見下圖及下文:

女子僅用一隨身硬物 輕鬆食晒成盒麵 萬物皆餐具逐張睇↓↓↓↓

女子僅用一隨身硬物 輕鬆食晒成盒麵 萬物皆餐具 網民嘆為觀止:大癲
女子僅用一隨身硬物 輕鬆食晒成盒麵 萬物皆餐具 網民嘆為觀止:大癲

 

 

 

 

 

Threads截圖(資料來源:howy.yan@Threads)
Threads截圖(資料來源:howy.yan@Threads)

 

 

Threads截圖(資料來源:howy.yan@Threads)
Threads截圖(資料來源:howy.yan@Threads)

 

 

Threads截圖(資料來源:howy.yan@Threads)
Threads截圖(資料來源:howy.yan@Threads)

 

 

Threads截圖(資料來源:howy.yan@Threads)
Threads截圖(資料來源:howy.yan@Threads)

 

 

Threads截圖(資料來源:howy.yan@Threads)
Threads截圖(資料來源:howy.yan@Threads)

 

 

Threads截圖(資料來源:howy.yan@Threads)
Threads截圖(資料來源:howy.yan@Threads)

 

 

Threads截圖(資料來源:howy.yan@Threads)
Threads截圖(資料來源:howy.yan@Threads)

 

Threads截圖(資料來源:howy.yan@Threads)
Threads截圖(資料來源:howy.yan@Threads)

 

Threads截圖(資料來源:howy.yan@Threads)
Threads截圖(資料來源:howy.yan@Threads)

 

Threads截圖(資料來源:howy.yan@Threads)
Threads截圖(資料來源:howy.yan@Threads)

 

樓主本月5日在社交平台Threads上載短片和相片發帖,留言笑指「想知邊個牌子嘅原子筆好食啲」。

帖文中,見到女子正捧著一盒外賣,津津有味優雅地吃著當中的麵條。細看之下才發現,原來女子拿著的餐具,竟然是一支倒轉持著的原子筆。

網民:冇得揀先用筆啫

有網民形容女子的做法「大癲」,也有人稱讚此舉「環保」。但還是有人真切地感受到當中的無奈「人哋都係冇得揀先用筆」、「冇餐具係咁,點都好過用手啦  」。

有過來人補充更多無奈細節,稱「可能佢叫咗外賣但唔記得買餐具吧,我都試過屋企裝修,全屋拆晒,廁所都未有,叫外賣拿返屋企,但無拿餐具,真係唯有用手食,其實用筆食係好過用手食的,你有無試過丫?其實都好無奈的」。

網民爭論用筆定用手好

另有網民提出零餐具下的方便進食方法,並引起用筆好還是用手好的爭論:

•網民甲:其實用手推上的麵咪得囉,點解要用筆?
•網民乙:用筆好過手,食完仲要損手指仲…
•網民甲:用手在膠袋外面把麵推上,不是用手指放入裏面抓麵食。
•網民乙:都係用筆好過手,觀感食相都唔同。

有人則提出了一個與何不食肉糜情景相似的提問——「點解唔用兩支筆?」,獲得了「可能因為得一支」的回應。另有網民笑言,以筆作餐具,「佢講嘢一定好有墨水」、「啲墨可以當埋墨汁咁食」。

Threads截圖(資料來源:howy.yan@Threads)

相關閱讀:叫外賣撳錯掣$60買對木筷子 店家外賣員現身爆最新後續↓↓↓↓

有天水圍港男叫外賣時撳錯掣,結果付了60元,買了一對木筷子餐具,成為網絡熱話,事主、店家及外賣員其後現身,爆事件後續。

事件發生2024年12月21日晚上約9時45分,事件詳情及最新後續如下↓↓↓↓

叫外賣撳錯掣$60買對木筷子 店家外賣員現身爆最新後續
叫外賣撳錯掣$60買對木筷子 店家外賣員現身爆最新後續

 

叫外賣撳錯掣$60買對木筷子 店家外賣員現身爆最新後續
叫外賣撳錯掣$60買對木筷子 店家外賣員現身爆最新後續

 

事件發生上周六(21日)晚上約9時45分
事件發生上周六(21日)晚上約9時45分

 

事主在社交平台Threads發帖表示:「撳錯掣,畀$60買咗一對筷子。」
事主在社交平台Threads發帖表示:「撳錯掣,畀$60買咗一對筷子。」

 

事主在帖文中附有外賣收據及一段短片。
事主在帖文中附有外賣收據及一段短片。

 

短片顯示事主打開送來的外賣
短片顯示事主打開送來的外賣

 

膠袋裡面只有一套餐具
膠袋裡面只有一套餐具

 

包括一對木筷子及膠匙。
包括一對木筷子及膠匙。

 

外賣收據顯示,事主當時透過外賣平台
外賣收據顯示,事主當時透過外賣平台

 

向天水圍頌富商場一間水餃店訂購外賣
向天水圍頌富商場一間水餃店訂購外賣

 

他在晚上10時45分落單
他在晚上10時45分落單

 

外賣員在10分鐘,即10時55分取餐。
外賣員在10分鐘,即10時55分取餐。

 

收據顯示,事主訂購的商品是1套「餐具-木製餐具套裝」,價格1元
收據顯示,事主訂購的商品是1套「餐具-木製餐具套裝」,價格1元

 

該外賣運費35元,另加平台服務費2元。
該外賣運費35元,另加平台服務費2元。

 

在扣除其他優惠37元後,由於價格未達最低消費
在扣除其他優惠37元後,由於價格未達最低消費

 

 事主要付「與最低消費的差價」59元,總數實付60元。
事主要付「與最低消費的差價」59元,總數實付60元。

 

 事主在收據中註明:「放在家門口,放喺屋企門口,唔使撳門鐘啦,唔該。」
事主在收據中註明:「放在家門口,放喺屋企門口,唔使撳門鐘啦,唔該。」

 

 事主在收到一套餐具後說:「諗起送外賣嗰個,就咁抽住個膠袋,」
事主在收到一套餐具後說:「諗起送外賣嗰個,就咁抽住個膠袋,」

 

 「然後喺餐廳過嚟,我屋企嗰段路,好想知佢諗緊啲咩,我到底瞓X醒未??」
「然後喺餐廳過嚟,我屋企嗰段路,好想知佢諗緊啲咩,我到底瞓X醒未??」

 

 帖文在網絡瘋傳後,涉事的外賣員竟留言回覆當時心情
帖文在網絡瘋傳後,涉事的外賣員竟留言回覆當時心情

 

 該外賣員說:「作為尋晚幫您送筷子同羹嘅外賣員,好多謝您願意用$60買一對餐具,令我輕鬆賺$32運費。」
該外賣員說:「作為尋晚幫您送筷子同羹嘅外賣員,好多謝您願意用$60買一對餐具,令我輕鬆賺$32運費。」

 

 該外賣員表示:「尋晚去到餐廳,店員師兄打電話畀你唔通,所以都冇辦法,唯有交套餐具畀我去送。」
該外賣員表示:「尋晚去到餐廳,店員師兄打電話畀你唔通,所以都冇辦法,唯有交套餐具畀我去送。」

 

 他坦言:「收到餐嗰一刻都唔敢相信,有人用$60蚊買套餐具,」
他坦言:「收到餐嗰一刻都唔敢相信,有人用$60蚊買套餐具,」

 

 「喺呢度再一次多謝您用$60買一套餐具,促進香港經濟發展,同埋令我輕鬆賺$32運費。」
「喺呢度再一次多謝您用$60買一套餐具,促進香港經濟發展,同埋令我輕鬆賺$32運費。」

 

 有關餃子店店員其後亦有留言,他表示:「嗱,本人已有打電話,但係飛去留言,我都愛莫能助。」
有關餃子店店員其後亦有留言,他表示:「嗱,本人已有打電話,但係飛去留言,我都愛莫能助。」

 

 對於外賣員及店家的回覆,事主亦有留言回應
對於外賣員及店家的回覆,事主亦有留言回應

 

 他說:「結論自己手快撳錯冇睇,流量搵翻店員講有打過俾我(感謝!),沖緊涼冇聽到,車手大哥接單都有笑左,」
他說:「結論自己手快撳錯冇睇,流量搵翻店員講有打過俾我(感謝!),沖緊涼冇聽到,車手大哥接單都有笑左,」

 

 「所有人都冇野,純粹俾大家笑吓,放鬆啲香港人~」
「所有人都冇野,純粹俾大家笑吓,放鬆啲香港人~」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