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去4年,我不停開網上理財班,與不少準退休或已退休者分享保住財富的經驗。結業前最後一課,必再三強調:「切勿以搵錢為人生唯一或最高目標,如此,你必定有陣陣市儈銅臭味,難尋真正朋友甚或與家人建立親情;更甚是會錯過人生路途上大量物資以外的風采。」
最近認識了一位華爾街非常成功的前投資銀行家「肥T」,佢中學過美國讀書,天生精明分析力強,大學進入長春藤名校,好快已獲工商管理碩士,順利被華爾街金融大集團聘請。20多歲開始平步青雲,豬籠入水,見錢開眼,動力澎湃,很快已爬上月入10萬美元一族,30多歲已財務自由。
不過,發覺自己日比日不快樂、不健康,與童年時的舊同學甚至家人關係疏離難以溝通。終於走入教會尋求生命的開解,然後思考人生,再望望自己。
原來,十多年的華爾街生涯,已將自己變成心狠手辣,為求金錢不擇手段的冷血動物,這種形格的人,公司內當然沒有朋友,反正大家都只財迷心竅不講人性。而其他人,除非利益掛鈎,否則也沒興趣互相建立關係。有錢而孤單,最痛苦是看不到自己活下去有甚麼人生意義。
只要願意 必找到金錢以外意義
此時,上天仿似開咗條新路俾佢,某次跟教會到中國山區旅行,發現當地有大量愛滋病孤兒,得不到正常的教育及家庭生活,「肥T」再反觀自己,是何等的幸運。當時正值40歲出頭,只過了半段人生,遂決定下半生又放棄在金錢中打滾生涯,再運用自己的財富及見識,去幫大群不幸的孤兒。
只要你有志向,上天自然會幫忙。原來,絕對市儈過的人,一旦發覺金錢以外的意義,會仿似見到一道人生的彩虹,漸漸,以前從未有過的快樂感覺及存在意義,油然而生。
今天的「肥T」,已是一個龐大愛滋兒童服務機構主席,而佢的經歷及故事,亦感染到不少以前同路的市儈族,由定期捐款到願意同行。
你我不一定做「肥T」,但只要願意,必定找到金錢以外的人生意義。
資深傳媒人 曾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