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慶期間,首部展現中共在台灣的諜戰大劇《沉默的榮耀》在央視開播。大陸過去有不少打入國民黨內部的諜戰劇,比如《潛伏》、《風箏》,但那時國民黨還未敗退台灣,《沉默的榮耀》填補了這段空白,而且真人真事,主角是「共諜」吳石將軍,涉及敏感的「密使一號」大案。
1949年前後,按照中共解放台灣部署,1500餘名幹部秘密入台;五十年代初,由於叛徒出賣,超過1100人被國民黨公審處決,當中就包括吳石將軍。過去,北京對於在台灣的隱蔽戰線鬥爭淡化處理,但近年漸趨高調。2013年12月,無名英雄紀念廣場在北京西山落成,吳石、朱楓、陳寶倉、聶曦四烈士塑像面東而立。






這次,更是首次將四烈士的事跡以電視劇的形式呈現,影響更為深遠。在當前兩岸形勢嚴峻、民進黨「謀獨」的背景下,電視劇光明正大紀念為國家統一獻身的英烈,「促統」味道很濃。即使民進黨現在正渲染中共滲透,大陸也毫不避諱歌頌視死如歸的中共特工。
《沉默的榮耀》沒有流量明星,由實力派演員擔綱,主角吳石由著名演員于和偉飾演。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一部紀念抗日戰爭「衡陽保衛戰」80周年的電影《援軍明日到達》,也是由于和偉擔任主角,扮演國軍第10軍軍長方先覺,卻無緣與觀眾見面。
《援軍》講述了1944年衡陽會戰,守城的方先覺將軍領導的1.8萬將士和4千名衡陽民工,抵擋日軍11萬兵力,孤軍堅守了47天的故事,但因援軍遲遲未到與日軍談判投降。左派網民半路狙擊,批評這是「投降主義」、「美化國軍將領」,影片因此胎死腹中。同樣是于和偉主演,同樣扮演的是國民黨高級將領,兩部影視命運各異,背後折射的也是當下的政治氛圍。
紀曉華 中國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