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秘魯的阿比塞奧河國家公園(Rio Abiseo),有一片偏遠崎嶇的河谷,需驅車12小時再徒步兩日方能抵達。亨波爾特(Humboldt)加州州立理工大學教授、原籍巴西的生物學家帕凡(Silvia Pavan)2018年為追尋一種失蹤已久的松鼠物種深入這片荒野,卻意外發現更珍稀的生物,是現代科學從未見過的有袋類動物。
據新聞網站SFGate和州立理工大學消息,作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證的世界遺產,公園內散佈著30餘處前哥倫布時期的考古遺址。這裡曾是被稱為「雲端戰士」的恰恰波亞人(Chachapoya)的家園。
帕凡後來將新發現的物種命名為「恰恰波亞負鼠」(Marmosa chachapoya),致敬曾與它共享雲霧森林的古老族群。
經過了7年漫長而艱辛的新物種鑑定流程,帕凡終於能公開這項發現。她解釋說,科學家必須進行詳盡的比較分析,首先研究「最親近的物種」,再對比「散佈於各大洲多個科學收藏機構」的標本進行「精細的解剖學比對」。
這種有袋類動物體型嬌小卻極具辨識度,紅褐色皮毛,臉部帶有土匪般的面罩。身軀僅約4吋長,但加上尾巴,整體長近10吋。更不尋常的是發現地點——該物種棲息在海拔高度遠高於科學家通常發現同屬類動物的區域。
該物種以「恰恰波亞」命名頗為貼切,因為它們「僅見於這片雲霧森林地區」。帕凡認為這是將生態與文化連結的「酷炫」方式。
她透露說,2018年探險的更多發現即將公佈:「探險期間觀察到的哺乳動物物種中,超過半數尚未被科學界記載」。她將繼續對這些標本進行比較分析,待工作完成後將宣佈命名。
加州居民幾乎找不到可與該新物種相類比的生物。「加州常見的負鼠與它雖是同一科,但並非同一屬」,帕凡解釋道。北美只有維珍尼亞負鼠,而南美洲同科物種卻超過百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