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投資熱 資金排擠效應浮現

美國正掀起AI數據中心投資狂潮,預估2025年投資金額將達5200億美元,規模超越網絡時代的電信投資高峰、逼近鐵路建設投資高峰。儘管相關投資短期對經濟帶來重大提振,但也導致其他重要領域資金短缺,恐為經濟帶來前所未見的負面衝擊。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過去6個月,AI基礎設施建設對美國經濟成長的貢獻超越所有消費者支出。僅過去3個月,英偉達、蘋果、微軟、亞馬遜、Google、Meta、特斯拉等「七巨頭」在數據中心的投資就超過1000億美元。

《經濟學人》7月底的報道也證實這項趨勢:過去一年,Google、Meta、微軟、亞馬遜和甲骨文的資本支出總額,已超越美國所有上市工業公司支出總和。

風投機構SKV Capital合夥人Paul Kedrosky分析指出,AI基礎設施支出佔GDP比重已超越網絡時代美國電信基礎設施投資,且比例持續成長。並已達鐵路投資高峰的20%,且相關投資可能尚未達到頂點。

根據英偉達最新數據中心銷售數據,採用標準乘數計算,2025年AI資本支出可能佔美國GDP約2%,對GDP成長貢獻將達0.7%。

然而,巨額AI投資也帶來負面效應。Kedrosky指出,當企業投入大量資金購買GPU時,其他領域必然資金短缺。例如亞馬遜一邊花數百億美元建數據中心,一邊裁撤雲端運算部門員工,並非因AI取代人力,而是資金都被AI投資吸走。

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