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2025|北都發展數十年 無法親身督導? 李家超:成功不需因我但只需有我 我就很開心

今年《施政報告》主題是「深化改革 心繫民生 發揮優勢 同創未來」,通過改革,用好香港優勢推動經濟發展。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20日)在電台節目表示,深化改革及發展經濟要強化產業結構,使其如大船般在經濟波動中保持穩定,希望透過產業升級增加收入,創造更多高端職位,從而改善民生。

料本港經濟今年增2-3% 網購北上消費成新常態

李家超分析,香港經濟可分為「大環境」與「微環境」。大環境方面,預計今年經濟增長2%至3%,但社會消費模式出現轉變,網購興起、實體店減少成為新常態,市民亦會北上消費。他提到,部分行業如金融、教育和體健等就業情況理想,但餐飲業等則面臨較大壓力。今年餐飲業總消費額與去年相若,其中中餐收入下跌,但快餐及非中餐類別有所上升,反映經濟轉型中出現汰弱留強。他表示喜歡「飲茶」,會支持中餐,並已推出11項措施協助中小企業。

本地科研及創科力量將持續提升

李家超又指出,香港「搶人才」政策漸見成效,整體競爭力躍升至全球第三,人才競爭力兩年間上升12位至全球第四,顯示香港具吸引力。他相信本地科研及創科力量將持續提升,並提到「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採用「一區兩園」模式,為香港帶來獨特優勢,例如可在符合私隱、數據安全及國家要求的條件下,在內地進行高端藥物測試,並在研發成功後優先開拓中國市場。

李家超表示,全球貿易秩序正在重塑,香港迎來新機遇。政府經濟顧問及特首專家顧問均認為,香港未來優勢在於「走出去」。他解釋,許多內地企業規模龐大,不能只依賴單一市場,香港可憑藉其服務、資金及商業網絡優勢,支援企業拓展國際市場。

相關新聞:

施政報告|增收非本地生能擴闊本地生視野 教師續牌須考核?李家超:各行業均需進修

施政報告2025綜合懶人包|房屋/扶貧/醫療/安老/教育/經濟/就業/生育/外勞 一文睇清焦點政策!

施政報告2025|成立北都發展委員會 下設3工作組 訂專屬法律、制訂優惠政策包

行政長官李家超。資料圖片
行政長官李家超。資料圖片

 

今年《施政報告》主題是「深化改革 心繫民生 發揮優勢 同創未來」。資料圖片
今年《施政報告》主題是「深化改革 心繫民生 發揮優勢 同創未來」。資料圖片

 

今年餐飲業總消費額與去年相若,中餐收入下跌。資料圖片
今年餐飲業總消費額與去年相若,中餐收入下跌。資料圖片

 

本地科研及創科力量將持續提升。資料圖片
本地科研及創科力量將持續提升。資料圖片

 

今年《施政報告》提到,現時是加快發展北都、引入產業和重大項目的最佳銜接期。資料圖片
今年《施政報告》提到,現時是加快發展北都、引入產業和重大項目的最佳銜接期。資料圖片

 

《施政報告》宣布將成立「北都發展委員會」,由政務司司長、財政司司長及發展局局長三名主要官員領導,以取代原有的督導委員會,更主動地推展項目。早前亦透露,將會仿效香港機場管理局的成功模式,就廣闊的北部都會區成立多於一間發展公司,以專責推動不同片區或具特定產業功能的發展項目。

以沒有理由打劫為喻形容北都專屬法例

政府計劃明年為北部都會區訂立專屬法例,授權政府制訂簡化的法定程序,包括成立法定園區公司。李家超在另一電視節目表示,期望減少重複審議「走過場」的程序,以成立法定機構為例,如成立西九、機管局都需要特別制定一條特別的條例、法律,每次審議的項目涉及範疇都十分相似,如涉及20元素其中10個可能是共通點,如每次都需要再審議10個項目,認為「沒甚麼意思」。他指如有框架性法律可一次同意共通點,再審議其他不同的要點,認為將精力放在值得審議的項目更「公道」,而附屬法例亦是「出路」。被問及北都專屬法例有否凌駕性,李家超以沒有理由打劫為比喻,強調北都專屬法例會列明清楚容許政府可以做甚麼。

認發展資金是瓶頸位

政府會為園區公司設立專項撥款渠道注入資金,估算或需過萬億元,李家超回應指發展資金是北都其中一個瓶頸位,因此需成立工作組去研究如何吸納資金,研究細節,包括不同階段的發展規模。他強調北都約等於香港三分之一,加之相關項目要求高度產業化,含金量高,導致發展資金需要發展整體香港的3成,甚至更多。

至於北都作為本港接下來數十年的發展引擎,被問及有否信心或希望繼續親自督導相關發展。李家超表示好的政策一定有人延續,指「成功不需因我,但成功只需有我,我就很開心。」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