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2025|米埔禁區將取消 推舉報黑工熱線 盤點保安局五大範疇工作

新一份《施政報告》今(9月17日)早出爐。保安局在社交平台表示,將會全力推動五大核心施政範疇,分別為「國安家安」、「滅罪應急」、「便民利商」、「善用科技」、「說好香港」,形容猶如組裝模型一樣,逐一併合每個組件,建構一個更安全、更便利、更宜居的城市。保安局羅列五大範疇下多項工作,當中包括於2026年中取消米埔的邊境禁區,以及新推出舉報非法勞工專屬熱線(3861 5000)。

國安家安

國家安全話劇公演:以《安仔與熊仔》動漫系列為藍本,創作國家安全話劇並公演,鼓勵公眾特別是年輕一代,肩負維護國安重要使命。

維護國安幼稚園工作坊:由保安局青少年制服團隊領袖論壇義工到幼稚園,參與以《安仔與熊仔》 為主題的工作坊,將國家安全信息以生動有趣及簡單易明形式帶入幼稚園。

保安局表示,將會全力推動五大核心施政範疇。
保安局表示,將會全力推動五大核心施政範疇。

 

保安局表示,將會全力推動五大核心施政範疇。
保安局表示,將會全力推動五大核心施政範疇。

 

 

 

 

 

 

 

 

 

 

 

 

 

 

 

 

滅罪應急

修訂性罪行法例:於2026年首季就性罪行法例修訂建議諮詢公眾,目標於本屆政府任期內完成立法修訂,更有效保護兒童及精神缺損人士。

推出「人工智能警務站」:計劃於2026年第二季,在港鐵中環站設置首個人工智能警務站作為先導計劃。市民可透過語音作出非緊急報案,減少繁瑣填寫步驟,提升報案效率及服務質素。

「無人機警政」先導計劃:於今年內將「無人機警政」擴展至長洲分區和中區警區,執行自動巡航任務,提升巡邏效率。

成立「虛擬資產情報工作組」打擊罪案:與今年內成立「虛擬資產情報工作組」 持牌虛擬資產交易平台及監管機構協作,打擊涉及虛擬資產的相關罪案。

打擊非法勞工:將會成立「跨部門反黑工專責組」,並新推出舉報非法勞工專屬熱線(3861 5000),進一步加大力度打擊非法勞工。

推動禁毒:以「依托咪酯—食咗變喪屍!死咗無人知!」為題,推出針對依托咪酯及其類似物的宣傳及教育活動,警惕市民新興毒品危害;警務處和海關會持續掃蕩毒品,從源頭打擊。及鼓勵市民舉報相關罪行。

推行「院前中風分流計劃」:消防處於今年內在醫院管理局新界東及新界西聯網推行「院前中風分流計劃」,將懷疑大血管閉塞中風病人直接送往指定醫院,盡早接受治療。

推出針對性更生計劃以減低在囚人士再犯風險:懲教署將與非政府機構合作,於今年內為刑期少於一年的在囚人士,提供「一條龍」 更生服務,減低他們再犯風險,並展開研究,追蹤他們更生情況。

施政報告計劃進一步開放邊境禁區,於2026年中取消米埔的邊境禁區。資料圖片
施政報告計劃進一步開放邊境禁區,於2026年中取消米埔的邊境禁區。資料圖片

 

當局新推出舉報非法勞工專屬熱線(3861 5000),圖為今年3月入境處於葵涌打擊黑工行動。資料圖片
當局新推出舉報非法勞工專屬熱線(3861 5000),圖為今年3月入境處於葵涌打擊黑工行動。資料圖片

 

當局提出提升全港閉路電視系統網絡,預計於2028年共約6萬支鏡頭覆蓋全港。資料圖片
當局提出提升全港閉路電視系統網絡,預計於2028年共約6萬支鏡頭覆蓋全港。資料圖片

 

特首李家超今日公佈新一份《施政報告》。劉駿軒攝
特首李家超今日公佈新一份《施政報告》。劉駿軒攝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何家豪攝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何家豪攝

 

便民利商

進一步開放邊境禁區:於2026年中取消米埔的邊境禁區,並開放沙頭角海的禁區範圍。實施後,除過境設施及邊界巡邏路外,所有的邊境禁區已開放。

進一步開放e-道予訪港旅客:優化e-道服務,包括於2026年首季起於機場入境大堂增設26條e-道,以及放寬經常訪港旅客使用e-道的登記條件至過去24個月內經機場曾訪港兩次或以上。

於新建口岸實施 「合作查驗、一次放行」通關模式:重建後的皇崗口岸及沙頭角口岸將實施 「合作查驗、一次放行」通關模式;今年年底基本完成新皇崗口岸聯檢大樓建設,並爭取本屆政府任期內讓口岸具備落成啟用條件;沙頭角口岸以「跨河建」安排重建為純旅檢口岸,其工程可行性研究將於今年內完成。

將推出全新一站式過關資訊平台:提供各陸路管制站的即時過關及其他有用資訊,便利旅客掌握最新情況。

放寬中亞四國多次訪港簽證申請門檻:即日放寬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居民商務和旅遊多次訪港簽證的申請門檻,促進香港與中亞經貿和旅遊發展。符合條件的旅客可申請有效期為24個月的多次訪港簽證,每次留港14天。

數字化提速消防驗收加強營商支援:為配合盛事經濟發展,加快臨時公眾娛樂場所牌照申請的消防驗收流程,消防處會於2026年首季推行以視像方式為安全風險較低的活動場地進行消防驗收。

實施註冊消防工程師計劃:消防處今年內分階段實施註冊消防工程師計劃,為市場提供多一項選擇完成消防安全風險評估和審批程序,方便營商,亦促進業界開拓機遇。

善用科技

銳眼計劃:提升全港閉路電視系統網絡,每年增加超過2萬支鏡頭,預計於2028年共約6萬支鏡頭覆蓋全港,協助智慧管理、加強意外偵測以縮短應變時間,並加快破案等。

電子化「無犯罪紀錄證明書」申請程序:將「無犯罪紀錄證明書」申請程序全面電子化,符合特定條件的人士可透過 「智方便」實現全程網上申請,提高效率、節省資源。

在舊式樓宇引入「物聯網火警偵測系統」:消防處今年內在目標樓宇推行「物聯網火警偵測系統先導計劃」,讓6層或以下目標樓宇免卻裝設消防喉轆、消防水缸和水泵等裝置,提升舊樓的整體消防安全水平。

利用無人機協助救援行動與火警偵測:為響應政府低空經濟發展策略,消防處於2026年首季前引入負重較大的無人機及自動化無人機機場,提升搜救行動及早期火警偵測等能力。

應用人面辨識科技逐步實現無感通關:於今年9月底在香港國際機場入境大堂推出e-道新功能,合資格香港居民可免登記、免出示旅行證件或二維碼,以容貌識別技術辦理入境手續;在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設立全港首個「無感通關」試點,利用人面辨識科技,實現不停頓過關,2026年第二季先開放予合資格香港居民使用,視乎運作成效考慮進一步擴展計劃。

引入「海關人工智能影像分析大數據系統」:今年第四季起在羅湖口岸及落馬洲支線口岸推行智能影像分析大數據系統,加強識別高走私風險的人,提升清關效率及精準執法,2027年年底前逐步擴至所有口岸。

說好香港

推動青少年開展人民外交:保安局轄下紀律及輔助部隊的八個青少年制服團隊在2026年內,將安排至少2000名隊員參與國際及內地交流活動,包括「一帶一路」 沿線國家及地區的參訪團,實踐人民外交,弘揚友好合作精神;成立政府飛行服務隊國際啟導學院,提供航空相關理論及實務課程、體驗活動、國際交流、 實習機會以及師友配對,培養青年對投身航空事業的興趣。

舉辦國際大型會議及成立國際協會/學院,深化國際交往合作,包括舉辦2026年國際刑警組織周年大會、國際水域救援技術交流會議、應急與航空醫療國際研討會,及成立國際懲教應變戰術訓練學院、國際消防及救護學院協會。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