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向立法會工商及創新科技事務委員會,交代轄下研究及發展中心的年度進度報告。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表示,創新科技是香港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動力,回顧2024至2025年度外圍環境依然複雜多變,不同企業及機構皆面對地緣政治及貿易摩擦的挑戰。儘管如此,創新科技署轄下的研發中心,在2024/2025年度獲得來自業界及其他收入,約為3.91億元,商品化及其他收入則約為1.95億元,較上一年度分別增加兩成九及兩成三。
156個新研發項目 設計總成本8.71億元
孫東指,在2024/2025年度研發中心共開展156個新研發項目,涉及設計的總成本約為8.71億元;截至今年3月,研發中心共有433個進行中的項目,其中254個項目涉及業界參與,公司數量達到473間,各數字都較上一年度為高。他認為各位議員過去參與的創科活動,都能見證研發中心的研發成果,有效幫助本地企業及供應機構,進行科技升級轉型,增強競爭力。





政府鼓勵研發機構多與業界合作
選委界黃錦輝表示,政府轄下各研發中心有機會與私人機構合作,據他所知,納米及先進材料研發院與一間本地電訊商,在剛過去的第10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內簽訂合作備忘錄,關注當局對這類型合作的態度,是否會鼓勵研發中心做更多這些合作。孫東表示,政府特別鼓勵研發機構多與業界合作,既可以服務業界、提升科技水準,同時通過合作,為業界產生更多收入。
政府計劃於2028年4月1日起,不再資助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和物流及供應鏈多元技術研發中心,黃錦輝關注相關工作進度如何,目前兩中心的收入,是否可以預期達到自負營虧。
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行政總裁許丕績表示,有一定信心做到,但仍要看如何開源、如何節流,目前計劃會重整人手及實驗室等,強調不會等到3年後才計劃。物流及供應鏈多元技術研發中心業務發展總監衛志豪認為,自負營虧任務是艱鉅,未來會與業界多合作以增加收入。
選委界吳傑莊表示,創新科技署轄下有5個研發中心,未來要進行合併及轉型,是否與政府財赤相關。孫東表示,主要考慮是對未來香港創科發展的整體布局,若與財赤相關就不需要成立新的研發中心,但在財政壓力下必須要審視每間研發中心營運。
記者:郭詠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