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華銀行料港下半年出口放緩 惟金融業仍樂觀 全年GDP或增2.8%

大華銀行環球經濟與市場研究部發表第四季展望時指出,本港下半年出口提前出貨效應逐步消退,或令整體增長放緩,但金融業前景仍然樂觀,尤其是財富管理領域,預期下半年GDP增長2.5%,惟較上半年3.1%為低;2025年全年增長預測則為2.8%,處於政府2%至3%預測區間的上端。至於2026年,該行預期增長將進一步放緩至2%。

下半年通脹料保持溫和

通脹方面,該行預期今年餘下時間保持溫和,並將2025年全年整體通脹預測由1.8%下調至1.6%,而2026年預測則維持在1.9%。至於政府對2025年整體消費物價指數及基本消費物價指數預測分別為1.8%及1.5%。

大華銀行大中華區環球金融主管李國基表示,儘管中美貿易關係有所緩和,但美國對包括中國內地在內的貿易夥伴徵收關稅,將影響全球貿易流向。對於即將發表的《2025年施政報告》,預計將推出振興本地經濟、吸引投資,以及鞏固香港國際金融和貿易中心地位的措施,同時加強與內地經濟融合,政策焦點將集中於樓市、創新發展、鼓勵消費與提升生育率。

看淡美元 兌人民幣或見7.11

另一方面,該行預期聯儲局於今年餘下9月、10月及12月3次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會議均減息25個基點。大華銀行大中華區環球金融主管李國基表示,美國與十國集團成員國的政策分歧將導致美元與其他主要外匯貨幣的利差進一步收窄,從而加劇美元的下行壓力。整體而言,該行將美元指數的預測下調至今年第四季的96.3,以及2026年第三季的93.9,並相應預期歐元、英鎊、澳元及日圓將於未來數季逐步走強。

隨着聯儲局重啟減息周期及美元再度走弱,將帶動美元兌亞洲貨幣在未來幾個季度下跌,惟下跌速度或較為溫和,主要由於亞洲經濟增長前景仍具挑戰,加上區內央行的鴿派立場,或令投資者對亞洲貨幣的信心受限。

不過,亞洲貨幣或部分受惠於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存在進一步的下行空間。該行預測美元兌人民幣匯率於今年第四季降至7.11,2026年第三季進一步降至7.02。

即時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