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2025前瞻|非本地生比例或再上調 議員倡增至50% 消息:不影響本地生入大學

《施政報告》下周出爐,外界關注非本地生學額、資源配套等問題。政府自2024/25學年起,已將資助大學的非本地生錄取上限提高至40%,隨着近年非本地生申請人數增加,有立法會議員建議可進一步將限額上調至50%,以提升本港大學競爭力。消息人士強調,即使宣布提高非本地生比例,亦絕對不會影響本地生入讀大學機會,現時教資會每年提供的1.5個學士學位課程學額,並不會改變。

劉智鵬:部分大學為推高收生成績 故未用盡限額

立法會議員、嶺南大學校長特別顧問劉智鵬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早前就《施政報告》向特首提出將非本地生限額上調至50%,並考慮按年再增,甚至提高至70%或80%。對於有院校仍未用盡40%的非本地生限額,劉智鵬認為,部分大學「意圖將收生成績推到最高」,所以未有用盡限額。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主席周文港同樣支持上調非本地生限額至50%,他向本報表示,相信大學在課室、宿舍及教師團隊等方面均有足夠容量應付相關調整。他亦提倡由教育局統籌、與八大院校合作成立「留學香港專門辦公室」,主動到海外招收多元背景的學生。

《施政報告》下周出爐,外界關注非本地生學額、資源配套等問題。
《施政報告》下周出爐,外界關注非本地生學額、資源配套等問題。

 

。政府自2024/25學年起,已將資助大學的非本地生錄取上限提高至40%。
。政府自2024/25學年起,已將資助大學的非本地生錄取上限提高至40%。

 

隨着近年非本地生申請人數增加,有立法會議員建議可進一步將限額上調至50%。
隨着近年非本地生申請人數增加,有立法會議員建議可進一步將限額上調至50%。

 

劉智鵬指部分大學為推高收生成績,故未用盡限額。
劉智鵬指部分大學為推高收生成績,故未用盡限額。

 

周文港相信大學在課室、宿舍及教師團隊等方面均有足夠容量應付相關調整。
周文港相信大學在課室、宿舍及教師團隊等方面均有足夠容量應付相關調整。

 

根據立法會文件,8間教資會資助大學2024/25學年的資助本地學額(相當於全日制人數)共有74082個,而非本地生共有17161人,八大的非本地學生相當於本地學額的佔比為23.2%。至於2025/26學年的數字,教資會回覆查詢指,八大學士學位課程學額共有74131個,較上學年增49個;而2025/26學年教資會資助課程的學生就學及入學人數(臨時數字)將於2026年第一季公布。

教育局:密切留意進一步調整非本地生限額需要

教育局回覆《星島》指,會密切留意進一步調整非本地生限額的需要,同時在規劃北都大學教育城時,將探討闢設一些供不同院校共用的配套和附屬設施,包括學生宿舍,鞏固香港作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的地位。

局方又指,教資會資助大學正透過宿舍發展基金推展15個宿舍項目,待所有項目落成後,預計可提供超過14,300個宿位。此外,政府會密切留意「城中學舍計劃」推出後的反應,向有興趣的發展商/營辦商提供適切協助,並適時檢視計劃成效。

記者 鍾綽盈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