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醫生紙|醫管局「HA Go」可查病假紙真偽 議員倡私人醫療機構仿效

利用虛假病假紙「詐病呃假」的事件偶有發生,例如民政署一名前女助理於2022年7月先後向上司提交公立醫院及私家醫生的病假紙,被廉署揭發並非由相關醫生發出,遭法庭裁定兩項「代理人意圖欺騙其主事人而使用文件」罪成,前年8月23日被判處120小時社會服務令。有立法會議員指出,現時醫院管理局手機應用程式HA Go可供市民透過二維碼核實公立醫院和診所的電子病假紙真確性,建議私人醫療機仿效相關查核方式,以便利僱主防範騙取病假。

立法會議員梁熙指出,私人醫療機構基於病人私隱,大多要求僱主書面申請查核病假紙的真確性,甚至只會讓執法人士查核。
立法會議員梁熙指出,私人醫療機構基於病人私隱,大多要求僱主書面申請查核病假紙的真確性,甚至只會讓執法人士查核。

 

自2023年3月起,由醫院管理局發出的醫生證明書設有電子版本,並儲存在醫管局手機應用程式「HA Go」內,每張電子醫生證明書均印有經加密的二維碼,當有需要時,僱主可透過掃描二維碼及輸入病人的姓名及病假日期,核實有關電子醫生證明書是否真確。

然而,僱主若打算核實由私家診所發出的病假紙,只能直接聯絡涉事診所進行查問,但因涉及病人私隱,求證步驟相對複雜。

立法會議員梁熙指出,僱主若要查核私家醫生發出的病假紙真確性,需查詢核相關醫療機構的醫療紀錄是否吻合,基於病人私隱理由,醫療機構大多要求書面申請,甚至只會讓執法人士查核。

醫管局HA Go應用程式可供查核電子醫生證明書的真確性。
醫管局HA Go應用程式可供查核電子醫生證明書的真確性。

 

隨着科技發達,梁熙指現時已有便捷方法查證病假紙真偽,例如HA Go應用程式便可透過二維碼核實醫生證明書的真確,私人醫療機構若要仿傚相關電子查核方法,當中涉及私隱、技術、成本及法律等考量,若由政府推動設立統一的網上查詢平台,在有人有需要查詢時經統一平台轉介個案,並於同一平台回報查詢結果,相信對市民、僱主及私人醫療機構都有好處。

梁熙補充,相關核實系統只是便利查核相關病假紙的真偽,故不需要存放任何個人資料於系統內,因此在技術層面和保障私隱方面不會有太大難題。

突發行動組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