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前投資者熱議新上市的寧德時代(3750),首日股價上漲16.5%,集資357億元,成為上半年港股IPO市場焦點;恒指上半年亦累計上漲20%,創3年新高,也反映了市場對新經濟板塊的追捧。然而,中美貿易摩擦與高估值科技股的波動,提醒投資者需謹慎理財,本文將從新股熱潮出發,分享理財心得,探討如何在2025年港股市場實現穩健財富增值。
內地政策寬鬆是新股復甦關鍵
2025年上半年,港股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中表現突出,吸引全球價值投資者回流,南向資金淨流入7,300億元,按年增長90%,港股通日均成交佔比達19.3%。新股市場尤為火熱,42宗傳統IPO集資1,071億元,位列全球第一,並以新能源與消費品板塊主導,其中蜜雪冰城(2097)首日上漲43%,至今累計回報97%,公開認購超額5,257倍,凍資約1.8萬億元,創港股歷史紀錄;醫療板塊亦表現亮眼,恒瑞醫藥(1276)首日上漲25%,至今累計回報95%,主要受惠於生物科技需求增長。
復甦背後,內地政策寬鬆是關鍵。中央自去年起推出10萬億元地方債務置換與降息降準等措施,改善市場流動性。本港方面,港交所(388)亦優化了新股結算平台(FINI),將IPO結算周期縮至T+2,以及推出「科技企業通道」等,吸引新能源與人工智能企業上市。
理財心得之一,是把握政策驅動的結構性機遇,聚焦新能源、消費品與醫療板塊,但需警惕市場波動。同時,投資者應關注政策落地進度,例如大灣區企業H+A上市改革政策,預計將進一步推高港股流動性。
篩選清晰盈利與合理估值企業
新股市場方面,為投資者提供短線與長線機會。2025年上半年,IPO首日上漲比例達62%,破發僅30%,為5年最低,其中包括消費品新股如滬上阿姨(2589)首日上漲40%,反映了年輕消費者對品牌的熱情。
理財心得在於審慎參與新股打新,例如高超額認購倍數(蜜雪冰城孖展超購逾5,000倍)帶來短線獲利機會;但投資者亦應篩選具清晰盈利模式與合理估值的企業,例如寧德時代或恒瑞醫藥。此外,投資者應保持現金儲備,於市場回調時逢低吸納,也是穩健策略的關鍵。同時,投資者宜深入研究企業業績與行業趨勢,作為投資決策依據。
保持10%至20%儲備捕捉機會
展望2025年下半年,港股面臨多重挑戰。中美貿易摩擦加劇,可能影響出口相關企業盈利;聯儲局仍未減息,本港拆息預計維持逾2厘至2.5厘,增加融資成本;地緣政治風險亦推高避險需求,但會帶動金價上升。當中紫金礦業(2899)近日股價強勢,加上市場盛傳公司將分拆國際業務上市,令股價更添動力。
理財心得之二,是強化風險管理。投資者應保持10%至20%現金儲備,於市場波動時捕捉低估值機會,資源股如紫金礦業可作為避險資產,抵禦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同時,要密切監察中央政策動向,以應對市場變化。總括而言,理財非追逐短期熱點,而是以基本面分析、風險管理與長期視野為核心。
Patreon作者 李聲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