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棋盤︱閱兵10年前後 港人登城樓陣容之微妙變化

抗戰勝利80周年閱兵昨日在北京舉行,中俄朝元首歷史性首度同框,一起登上天安門城樓觀禮,俄羅斯總統普京和北韓領袖金正恩站在國家主席習近平兩側,成為今次閱兵最受重視的外賓。座位安排向來是一門政治學,今次至少9名港人有份登上城樓,靠近「核心內圍」,而與十年前比較,今次安排上亦有些微妙變化。

特首李家超率領的香港代表團多達360人,規模比十年前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多逾70人,包括兩名司長、全部15名問責局長、行會及立法會議員等;若計及約200名獲邀的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及政協委員,超過560名政商領袖及界別代表齊集京城。

中新社發出的圖片顯示,澳門特首岑浩輝(中),與李家超、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譚耀宗(左二)、全國人大常委李慧琼(右一)、全國人大代表吳秋北(左一)合影。
中新社發出的圖片顯示,澳門特首岑浩輝(中),與李家超、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譚耀宗(左二)、全國人大常委李慧琼(右一)、全國人大代表吳秋北(左一)合影。

 

立法會主席梁君彥與全國人大常委李慧琼在城樓上合照。梁君彥fb
立法會主席梁君彥與全國人大常委李慧琼在城樓上合照。梁君彥fb

 

立法會主席梁君彥。
立法會主席梁君彥。

 

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新華社圖片
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新華社圖片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大會和閱兵式今日(3日)在北京舉行。陳茂波FB圖片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大會和閱兵式今日(3日)在北京舉行。陳茂波FB圖片

 

紀念抗戰勝利是要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陳茂波FB圖片
紀念抗戰勝利是要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陳茂波FB圖片

 

多位政府高官在城樓下觀禮。林定國FB
多位政府高官在城樓下觀禮。林定國FB

 

「權力核心」上城樓觀閱兵 吳秋北在列引猜想

香港代表團向來獲安排「靚位」觀禮,今次主要坐在最前方、貼近長安街位置,以超近距離觀看國產最新主戰裝備、官兵英姿,前排觀眾包括多名司局長、行會成員,香港中聯辦主任周霽亦與香港官員一同觀禮,跟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律政司司長林定國等人並排而坐。港區人大政協則獲安排坐在城樓對出的紅色看台區,位置較正中。

至於屬「VVIP」區、視野最廣闊的天安門城樓,十年前閱兵儀式有10名港人獲這份禮遇,包括時任特首梁振英、時任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時任終審法院首席法官馬道立、前特首曾蔭權、時任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時任律政司司長袁國強、時任全國人大常委范徐麗泰、時任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梁愛詩、時任立法會主席曾鈺成、時任行會召集人林煥光。

相比之下,今年亦至少有9名港人登上城樓,包括李家超、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終院首席法官張舉能、前特首林鄭月娥、立法會主席梁君彥、全國人大常委李慧琼、兩名前人大常委范徐麗泰和譚耀宗,以及港區人大代表、工聯會會長吳秋北,但未見有現任司長及行會召集人。值得一提的是,來自香港的94歲原東江縱隊老兵羅競輝亦在列,並在城樓上與習近平握手。

回歸以來,特首皆獲邀登上天安門城樓觀賞閱兵,立法、司法機關負責人有份亦較易理解,而吳秋北雖身兼港區人代、雙料議員等要職,但論政治地位,他獲得的禮遇比司長及行會召集人更高,引起政圈好奇。據傳媒相片,他昨日在城樓上與李家超、澳門特首岑浩輝等人合照。

吳秋北接受查詢時表示,對有機會上城樓觀賞閱兵十分榮幸,笑言「沒有特別研究」為何獲安排,但認為工聯會是香港其中一個最主要、歷史悠久的愛國團體,當年抗戰時期,勞工界縱使未統合成工聯會,但一些前身的工會像海員、汽車工會等,都有積極參與東江縱隊等抗日工作,貢獻很大,相信這是對勞工界的一大肯定。

有份閱兵的全國港澳研究會顧問劉兆佳說不便揣測,認為哪些人獲邀上城樓,背後未必有既定統一的安排準則,可能每次考量都不同,若要分析,也只能從勞工界角度思考。他指中國共產黨是工人階級出身的政黨,必定重視勞工,而吳秋北領導工聯會多年,從觀感上,邀請他上城樓可彰顯對工人階級代表的重視。

其實無論身處何方,亦可藉抗戰紀念銘記歷史、緬懷先烈。有全國政協委員笑言,閱兵比想像之中更辛苦,並非因為凌晨4點起床,而是天氣太熱,儀式後恤衫「扭得出水」,但現場觀賞始終比大螢幕震撼得多。

聶風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