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朝軸心成形?習近平、普京、金正恩將齊聚北京,檢閱史上最大規模閱兵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本週在北京主持該國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軍事閱兵,以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80週年。此次活動邀請了包括俄羅斯總統普京和朝鮮領導人金正恩在內的二十多位世界領導人出席。分析人士認為,在中美關係緊張及全球地緣政治充滿不確定性的背景下,此次閱兵旨在展示中國的軍事實力與外交影響力,並重塑其作為「後美國時代」國際秩序維護者的形象。

威權國家的團結展示
據《路透社》報道,此次閱兵最受矚目的,是習近平、普京和金正恩的首次同台亮相,這一畫面被外界形容為挑戰西方秩序的「動盪軸心」。這不僅是金正恩自2011年上任以來首次參加大型多邊活動,也是朝鮮領導人66年來首次出席中國閱兵,標誌著其正擺脫外交孤立。與2015年相比,今年有更多中亞和東南亞國家的領導人出席,顯示了北京日益增強的地區影響力。

重塑歷史的「記憶戰爭」
分析指出,此次高調的閱兵不僅是軍事實力的展示,也是一場爭奪歷史話語權的「記憶戰爭」。中俄兩國試圖通過此次活動,提供一種不同於西方的二戰歷史敘事,強調自身在反法西斯戰爭中的貢獻與犧牲。習近平主席將這場戰爭定位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轉折點,旨在鞏固其國內的民族主義情緒和執政合法性。

國內的巨大代價與民眾反應
為了確保這場盛典的順利進行,北京市中心在閱兵前數周已因嚴格的安保和交通管制而近乎癱瘓。據台灣方面估計,此次閱兵的耗資可能高達50億美元。儘管官方媒體大力宣傳愛國熱情,但民間也存在不同聲音。在中國社交平台知乎(Zhihu)上,曾有網民發帖稱希望政府能「少花點錢,用來改善民生」,但該帖隨後遭到刪除。其他人則曾敦促政府宣布全國放假,但政府未採納此舉。

Q1: 這次閱兵的目的是什麼?
A: 官方目的是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80週年。但更深層的地緣政治目的,是展示中國的軍事和外交實力,並在美國全球影響力被認為減弱之際,將自身定位為國際新秩序的領導者。

Q2: 普京和金正恩的出席有何重要意義?
A: 他們與習近平的共同亮相,被視為中俄朝三國形成反西方「動盪軸心」的公開宣言。對金正恩個人而言,這也是他首次參加大型多邊國際活動,是其擺脫外交孤立的重要一步。

Q3: 西方國家的領導人為何不參加?
A: 主要原因是他們在烏克兰戰爭等問題上與普京存在嚴重分歧,不願與其同台。僅有斯洛伐克和塞爾維亞兩位對俄制裁持批評態度的歐洲領導人出席。

Q4: 中國國內對此次閱兵的反應如何?
A: 官方正大力宣傳愛國主義,但民間反應不一。北京因嚴格的安保措施而陷入癱瘓,台灣方面估計閱兵耗資高達50億美元,有中國網民在社交媒體上發帖稱希望政府將錢用於改善民生,但該帖已被刪除。

新聞來源:路透社

封面來源:美聯社

即時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