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掀起長年期國債拋售潮,市場憂慮英國財政狀況,觸發英國30年期債息分別升至逾27年高位,美國30年期國債息最新亦急升至5厘。
周二有外媒報道指,英國政府正面臨350億英鎊(約3653億港元)預算赤字,需尋求節省開支或加稅方案,但政策上存在政治阻力。對當地財政前景的憂慮,除了拖累英鎊急跌,英國30年期債息曾升至5.723厘,達到1998年以來高位。
鄰近的法國,政治局勢亦備受關注,當地8日將舉行信任投票,法國總理貝魯開始與各政黨談判以避免政府倒台,法國極右政黨國民聯盟表示正為提前大選做準備。法國30年期債息高見4.523厘,創逾16年新高。另外,德國30年期債息觸及3.42厘,創14年新高。
9月為歐美企業債發行量高峰
美國方面,30年期國債息一度升至5.002厘,見一個半月高位。有分析指是美國企業債券發行量高所致,因傳統上9月是美國高評級公司發行債券的第二大高峰月份,Pimco高級投資組合經理Michael Cudzil表示,他說當前企業債券發行量相當可觀,本月可能達到1600億美元,過去也曾出現9月長債息上升的現象。
事實上,歐洲的公司債發行本周也同樣活躍,有統計指單是9月2日,歐洲有28間債券發行人,發行496億歐元債券,打破今年初創下的歷史記錄。有分析指部分市場資金沽售長年期國債,轉投高收益債券。
梁偉民:市場對持長債不安心
高富金融集團投資總監梁偉民則指出,近月市場對持有長年期債券不安心,原因與未來數年來的政府政策、通脹、政府財政狀況不明朗有關。市場對很長期債券不感興趣,所以在供求的關係之下,市場需求不斷萎縮,但債券供應沒有減少,債息便會不斷飆升。他又指,當投資者見債價每日也下跌,自然不敢買入,因此要等到市場氣氛改變,長年期債息去到一個應該不會再怎樣大升的情況,資金才會重新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