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穗創新集群全球稱冠 黃錦輝解構:政府投資顯效 下一步關鍵在人才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昨日(1日)公布《2025年全球創新指數》世界百強創新集群排行榜,「深圳─香港─廣州」集群首次榮登榜首。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選委界議員黃錦輝在電台節目表示,過去數年政府在創科的上、中、下游都有投放,與深圳及廣州的融合亦特別多,預料之後的表現會越來越好,更是反映政府的投資起作用。

他表示,近年本港不少大學在大灣區內地城市設立分校,正是香港一些科研的轉化點以打入中國市場,整個流程是在香港研發、灣區製造,進入中國市場後,再出海國際,又回到香港融資。

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選委界議員黃錦輝。資料圖片
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選委界議員黃錦輝。資料圖片

 

他表示,過去數年政府在創科的上、中、下游都有投放,與深圳及廣州的融合亦特別多,預料之後的表現會越來越好。圖為新田科技城
他表示,過去數年政府在創科的上、中、下游都有投放,與深圳及廣州的融合亦特別多,預料之後的表現會越來越好。圖為新田科技城

 

「深圳─香港─廣州」集群首次榮登榜首,反映政府的投資起作用。圖為新田科技城。
「深圳─香港─廣州」集群首次榮登榜首,反映政府的投資起作用。圖為新田科技城。

 

他表示,近年本港不少大學在大灣區內地城市設立分校。圖為中大深圳研究院。
他表示,近年本港不少大學在大灣區內地城市設立分校。圖為中大深圳研究院。

 

他認為香港目前應努力投資人才,特是很多學生及工程師都因為簽證問題,未必能到美國的院校,當局可積極搶人才。資料圖片
他認為香港目前應努力投資人才,特是很多學生及工程師都因為簽證問題,未必能到美國的院校,當局可積極搶人才。資料圖片

 

被問到香港有哪些方面應再做多些,他認為香港目前應努力投資人才,特是很多學生及工程師都因為簽證問題,未必能到美國的院校,當局可積極搶人才,同時當局投資很多在北部都會區,特別是河套區是很重要的接駁點,希望與內地間的人流、物流、資金流、訊息流可以做快一些。

至於今次排名會否為香港帶來商機,他認為一定會有,因為投資者必須看投資有多少的回報,今次數據出來,反映不同地方政府如何投資、市場有多大等,可更好吸引投資來港投資。

記者:郭詠欣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