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暑期票房119億元 入場人數五年來次高 平均票價降至37.2元

貓眼娛樂(1896)旗下貓眼研究院發佈電影票房數據,於6月1日至8月31日的暑假檔期總票房達119.66 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長 2.76%;總觀影人次3.21億次,按年上升12.75%,為近五年暑期檔總觀影人次第二高。

數據顯示,由於發行結算價的下調,以及各地舉辦的電影消費券惠民補貼活動等,今年暑期檔平均票價降至37.2元,為近五年倒數第二低,不過平均上座率則是近五年第二高。

進口片連續兩年回暖 佔比穩定

數據又顯示,今年暑期檔共有兩部影片票房破10億元,與去年持平;5至10億元票房區間的影片數量按年增加。國產片貢獻率小幅提升,進口片連續兩年回暖,佔比趨於穩定。暑期檔首三套影片合計佔據近半票房,「馬太效應」較2023年更為明顯,即受歡迎與不受落的程度更見分化。貓眼表示,儘管相對缺乏頭部超級大片,但多部中檔影片憑藉聚焦細分人群與題材獲得更多機會,IP衍生品市場的火熱亦拓闊電影「非票收入」的增長空間。

《浪浪山》破動畫紀錄 「銀髮觀影」成新增長

檔期內票房前三名分別為《南京照相館》、《浪浪山小妖怪》和《捕風追影》,其中位列第二的動畫電影《浪浪山小妖怪》票房突破14.55億元,刷新中國影史二維動畫電影票房紀錄。進口片方面,《侏羅紀世界:重生》以5.67億元票房奪冠。

貓眼娛樂市場分析師賴力表示,儘管今年電影市場在春節檔之後出現波動,暑期檔前半程表現亦相對「慢熱」,但多部動畫電影的突出表現,《戲台》帶動的「銀髮觀影」增長空間,以及IP深度開發等亮點,均為行業帶來新機遇。未來中國電影市場需要更聚焦內容創作本身,用多元優質內容滿足日益精細化、分眾化、理性化的觀影需求,推動市場穩定和繁榮。

即時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