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偉達引發投資者擔憂

英偉達前兩大神秘客戶貢獻近四成營收,引發投資者對客戶分布過度集中的擔憂。圖為英偉達展台的機械人。新華社資料圖片

本報訊

根據英偉達最新財報,來自「客戶A」的營收佔了整體的23%,「客戶B」則佔了16%,前兩大神秘客戶合計貢獻第2季39%營收,相比之下,英偉達去年第2季前兩大客戶分別佔14%和11%,意味著今年明顯攀升,這引發投資者對客戶分布過度集中的擔憂。

據CNBC報道,英偉達定期透過季報揭露主要客戶的資訊,但本周的信息卻再度引發討論:英偉達的爆炸性增長,是否僅由微軟、亞馬遜、Google、甲骨文這少少幾家大型雲端服務供應商撐腰?

英偉達財務長Colette Kress近日在聲明中表示,英偉達數據中心營收有50%來自「大型雲端服務供應商」。這一點之所以引人矚目,是因為英偉達第2季整體營收有88%都來自數據中心業務。

但是,英偉達的「客戶A」和「客戶B」不一定是雲端供應商。英偉達拒絕透露兩者的身分。在財報中,英偉達表示自家客戶包括「直接客戶」和「間接客戶」,而「客戶A」和「客戶B」被列在「直接客戶」這一類。

直接客戶並非英偉達芯片的終端使用者,他們買進英偉達芯片、用來建造完整的系統和電路板,之後再賣給數據中心、雲端服務商和終端使用者。間接客戶則包括雲端服務供應商、網絡公司和企業,通常向英偉達直接客戶購買系統。

要判斷這些雲端服務供應商當中,是否有哪一家是英偉達的「神秘客戶」並不容易,部分原因在於,英偉達對「直接客戶」與「間接客戶」的定義保留彈性。

此外,英偉達指出,有兩名間接客戶在總營收佔比中各自都超過10%,主要是透過「客戶A」與「客戶B」採購系統。讓謎團更加深的是,英偉達表示,某家「AI研發公司」同時透過直接與間接客戶,貢獻「相當可觀」的營收。

英偉達日前表示,來自AI系統的需求依舊強勁,不僅來自雲端供應商,還有其他類型的客戶,包括為AI採購系統企業,以及新型雲端業者,後者正在挑戰雲端供應商巨頭,目標是提供更符合AI的服務。

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