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衛生局和市府食物政策辦公室26日共同宣布推出更新版食物採購與服務標準,對包括教育局、老人局在內的市府部門向用戶提供的食物的營養成份和食品安全做出更嚴格的規定,其中包括嚴格限制替代糖及色素、剔除加工肉類等。新規定將於明年7月1日開始實施,將對校園餐和老人中心餐飲等產生效力。
這款新版《市府食物採購與服務標準》,將進一步強化市府部門提供餐食和零食的營養標準與食品安全規範,適用於11個市府部門,影響這些部門提供的每年超過2.19億份餐食及零食,預計將惠及超過百萬名紐約市民,包括學生、長者、病患及低收入家庭。
新版標準作為市府「慢性病防治策略」的一部分,在食材與營養要求上全面升級,具體包括:擴大對低卡及無卡代糖的限制,不再僅限於18歲以下兒童,改為適用所有年齡層;全面禁止人工色素,並限制某些麵粉添加劑與防腐劑;剔除所有加工肉類;增加植物性蛋白的供應比例,鼓勵提供全食或低度加工的植物蛋白;強化零食標準,提高多樣性及營養品質。
自2008年首次推行《市府食物標準》以來,市府已於2011年、2014年、2017年及2022年進行過多次更新。根據2022年發布的第8號行政令,衛生局與市府食物政策辦公室需每三年檢討並修訂標準。本次修訂將影響包括教育局、老人局、兒童局、懲戒署、無家可歸者服務局、市立醫院等在內的11個市府部門。
新版標準的落實不僅旨在改善紐約人的膳食結構,降低慢性病風險,也希望藉此帶動食品供應鏈改革,推動城市健康、平等與永續發展。市長亞當斯表示,健康不只是基因問題,更取決於餐桌上的食物。作為曾經的糖尿病前期患者,他自己如今依靠植物性飲食重拾健康,也希望讓所有紐約人都能獲得健康、新鮮的食物。
代理衛生局局長摩斯(Michelle Morse)說,新版標準不僅保障市民能享用美味又健康的餐食,也體現市府推進健康公平與氣候健康的承諾,將透過改善飲食來降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風險,提升市民平均壽命。

亞當斯在社會服務組織幫忙分發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