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僑社記者馬紅兵報導 ▍)8月16日晚上六時,中山積善堂假座華埠康年酒家舉行成立140週年暨頒發獎學金慶會。中領館領副總領事楊守征、姚瑤領事;中華總會館代總董暨岡州總會館主席張逢濯、陽和總會館主席陳國慶、舊金山灣區中國統一促進會名譽會長何偉明、美國華商總會副會長羅志秋等首長;陽和總會館秘書長黃漢傑及顧問、屬下各善堂首長暨嘉賓蒞臨,共襄盛會。主席簡勁華;副主席阮桂康;中文書記程憲楊、英文書記李耀華;財政主任陳騰輝;樓業主任嚴慕群;慈善主任李北池;核數委員陳君雁、鄭建平;理事出席慶會。
中文書記程憲楊主持慶會秩序。在莊嚴豪邁中美國歌聲中,為慶會拉開序幕。
主席簡勁華致歡迎詞,他首先歡迎中領館官員及中華總會館代總董及僑界嘉賓親臨本堂成立140週年暨頒發獎學金慶會。並向大家介紹積善堂成立140年的發展歷史,一直堅持誠信為本,關愛社區,服務鄉親,為華人爭光。今年16位獲獎學生,成績優異,希望同學們勇於攀登,勤奮上進,爭取更好的成績。將來學有所成,回饋社會,繼續服務華人社區。
中領館領副總領事楊守征表示很高興出席中山積善堂成立140周年慶典,我謹代表中領館向各位元老、理事,向全體會員、僑胞們表示熱烈祝賀!積善堂140 年的歷史,是一部在美華人奮鬥史的生動縮影。從百余年前幫助新移民落腳安身,到抗日戰爭時期籌款支援祖國,再到改革開放後幫助家鄉建設發展,你們始終堅持愛國愛鄉、團結僑胞、守望相助、尊老敬老、扶助後輩,做了大量實事好事,得到僑界肯定認可,值得充分讚揚。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有兩點期望和祝福。第一,希望大家繼續關心家鄉和祖〔籍)國發展,常回家看看,積極參與家鄉建設,分享中國發展紅利。第二,希望大家繼續做中美友好的橋樑與紐帶。80 多年過去,中美兩國都發生了很大變化,但中美關系發展的民問基礎沒有變,中美互利合作的廣闊空間沒有變。總領館將繼續做好廣大僑胞的“娘家人”,一如既往為大家服好務。我們也期待,在積善堂150 周年、200周年慶典上,再次見證積善堂薪火相傳、開創新篇!
中華總會館代總董張逢濯表示很榮幸受邀出席中山積善堂成立週年盛會,在這喜慶熱鬧的時刻,我謹代表中華總會館總董暨主席團,向中山積善堂成立140週年,致以最熱烈的祝賀!多年來,中山積善堂一直秉持團結互助、服務社群、敦親睦鄰的宗旨,既是海外中山鄉親的溫暖家園,也是連接故鄉與僑胞的重要橋樑。特別值得讚許的是,積善堂重視年輕一代的成長與培養,每年設立獎學金頒發,鼓勵勤奮上進的優秀學子;同時也不忘關懷長者,派發敬老金,讓長輩們感受到來自鄉親的溫暖與敬意。我相信在正副主席及理事的共同努力下,中山積善堂將繼續在促進鄉誼、傳承文化、推動公益、服務僑社等方面取得更輝煌的成就。
陽和主席陳國慶致詞:今天,我們滿懷敬意與喜悅,共同慶祝《中山積善堂成立一百四十周年》這一歷史盛會。在此,我謹代表陽和總會館向積善堂全體同仁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熱烈的祝賀!向所有心系僑社、薪火相傳的鄉親們,表達最誠摯的感謝!140載風雨兼程,積善堂從先輩漂洋過海、難苦創業的歲月中走來。這座以“積善”命名的堂所,凝聚著幾代中山人《積德行善》的信仰。它不僅是歷史的見證者,更是中華文化傳承的守護者。一個半世紀以來,積善堂從沒有到有,從小變大。始終踐行著《傳承文化》這一任務。每年清明重陽,組織理事和鄉親到六山積善堂公墓舉行公祭祖先,讓後人紀念先輩的無私奉獻。此外,亦不忘《扶持後輩》,每年舉辦頒發獎學金頒發,鼓勵他們勤奮學習,努力上進。今日的慶典,不僅是回望過去的光榮,更是開啟未來的使命:願老一輩的奉獻精神,激勵青年一代 “不忘根本、勇於擔當”。祝積善堂基業長青!前輩鄉賢福壽安康!青年才俊前程似錦!並祝中美友好天長地久,中國早日和平統一!
英文書記李耀華主持獎學金頒發,並介紹獲獎學生有英文中學12名,大學4名,均成績優異,可喜可賀。在中領館官員、陽和總會館首長、積善堂正副主席向獲獎學生頒發獎學金及獎狀。
中文書記程憲楊介紹嘉賓,副主席阮桂康致答謝詞感謝各界送來鮮花和賀儀,感謝陽和總會館慷慨贊助善堂獎學金四千元,同時感謝華人歌舞團小演員和歌唱家親臨捧場,獻上精彩的文藝節目。祝願大家有一個愉快的晚上。
伍小伶女士、張建思共同主持文娛節目,華人歌舞團暨積善堂首長、嘉賓作精湛表演。現場歌聲飛揚,祝福滿載。中山積善堂成立140週年暨頒發獎學金慶會在歡樂和諧的氣氛中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