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劃加州國會選區 有一個可行的民主方案|社評摘要

《Sacramento Bee》社論:

譯:曾維燊
圖:美聯社

加州州長紐森啟動十一月選舉,以重劃加州國會選區、增加民主黨優勢,引發前所未有的倫理困境。加州選民早前已通過以非黨派方式繪製國會選區的方案,但現在,為了應對德州企圖重劃選區以利共和黨的計畫,紐森呼籲加州選民以更多偏向民主黨的選區回應。這種做法前所未見。用更多不民主手段對抗不民主行動,猶如政治版的「焚村救村」(burning down a village to save it)。

然而,讓選民自行決定,或許是加州與全國目前可行的最民主方案。

紐森曾給予總統特朗普一個虛構的最後期限,希望其撤回在德州等共和黨傾向州重劃選區的計畫。特朗普希望在2026年期中選舉中維持對眾議院的控制,並透過重劃德州選區增加共和黨議席,保護自己免受選民意志影響。特朗普未能遵守期限,促使紐森週四在洛杉磯宣布重劃計畫。

這個最後期限,像紐森的許多安排一樣,多少帶有些人為設計。加州立法機構要到週一結束暑假休會後才會處理未完成的法案,以及這項將重劃地圖交由選民決定的新提案。

不過,紐森的思路是對的。德州和加州的情況有重要差異。德州的少數共和黨籍立法者會自行重劃選區,而在加州,數百萬選民將決定是否維持現有邊界,或以同樣具有黨派傾向的方式回應其他州的不民主行動。

即使在特朗普明顯的黨派和不民主行動之前,全國的選舉環境也並不公平。只有八個州(包括加州)透過盡可能公平的制度——獨立委員會——來劃定選區。而其他四十二個州,由立法機構介入的程度不一,導致選區與其選民結構之間的代表性差異從輕微到極端不等。

為何由加州選民決定

2008年,加州選民明智地決定將選區重劃權從立法者手中剝離,交由獨立委員會掌管。由於這一改變是透過公民提案推動,只有加州選民才能改變它。這就是為何紐森和加州立法機構必須舉行特別十一月選舉,將新選區地圖交由選民決定。

新地圖將沿用至2030年人口普查後,屆時全國五十州都將需要重新繪製選區,加州的獨立委員會再行調整邊界。

特朗普試圖在對他有利的州,使選舉盡可能不民主,已啟動對選舉完整性的危險侵蝕。這時,加州等州需決定,是保持最大限度的民主——一種單方面裁撤權力的表現——還是如紐森所說,「以火攻火」。

加州立法機構本身並不代表全州選民,甚至不代表民主黨,也無權最終決定此事。幸運的是,它在法律上不能做出決定。最終,這將由公眾選擇決定。

各方立場強烈,特別是共和黨領導人的抗議,由於焦點不在白宮始作俑者,隨時間顯得愈發空洞。歷來,加州選民在公投中有相當良好的決策記錄。無論結果如何,都值得擁有合法性。

以上翻譯內容取自《Sacramento Bee》之公開報導,僅為華語讀者提供主流媒體之新聞論述、社會輿論及文化觀點等參考。其所載立場與觀點,並不代表星島日報、星島中文電台及編輯本人之立場。

加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