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新學期開學只剩幾周時間。在學生與家長們為返校季忙碌準備之際,執法部門提醒民眾,以任何形式進行的惡作劇威脅都將是嚴重的刑事犯罪,並會帶來長遠後果。
當局指出,無論是口頭、書面、網上發布或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製造虛假的暴力威脅都是一種犯罪行為。涉事學生可能面臨嚴重後果,並對其未來產生深遠影響。比如打電話製造暴力威脅,即使本意是開玩笑,也在聯邦級別屬於刑事犯罪。據悉,在大多數情況下,虛假威脅會導致學生停學或被開除學籍。在某些情況下,更會導致逮捕和監禁。
聯邦調查局(FBI)指出,虛假威脅會分散重要的公共安全資源、擾亂課堂,並可能讓學生和家長惶恐不安。如果聯邦調查局及當地執法部門確定當事人應為製造或傳播威脅負責,則「將在法律的最大範圍內伸張正義」。故不要讓自己的人生「被一些自己以為只是玩笑的事情毀掉」,在行動之前務必三思。
據介紹,一旦接到威脅報告,執法部門便會迅速採取行動。在未證實之前,每項暴力威脅都會被視為可信,因為人命攸關。因此無論是說出來的、通過簡訊方式發出來的,還是在社交媒體上發布的,即使是虛假的威脅都會被視為可能造成真正的傷害,對學校管理者與老師、各級執法部門、學生與家長,乃至整個社區都造成壓力。
據悉,目前許多網站、應用軟件和社群媒體平台現在都利用AI工具和人工管理員團隊來檢視和報告可能被視為威脅性的語言,可能包括在私人群組聊天中發佈的內容。
因此如果民眾遇到與學校有關的書面或張貼形式的威脅,當局呼籲民眾不要輕易轉貼或分享。而是需要立即向家長、可信賴的成人、老師、學校行政人員及當地執法部門報告。本報記者孟莎紐約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