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沙頭角︱劉國勳倡逐步開放禁區 遊客乘專營小巴或巴士毋須申請禁區紙

《北部都會區行動綱領》提出於北都東部發展「藍綠康樂旅遊生態圈」。政府去年初已成立紅花嶺郊野公園,及展開第二期沙頭角開放計劃。民建聯新界北立法會議員劉國勳早前到沙頭角考察,今日(15日)提出活化建議,欲結合沙頭角打鼓嶺一帶的自然環境與文化資源,發展特色生態旅遊路線,吸引本地及國際遊客。

倡設即時網上預約禁區紙

劉國勳建議檢視禁區範圍,並逐步開放剩餘禁區,指禁區已由2008年的約2,800公頃,分階段縮減至約400公頃,除過境管制站等必要範圍外,「禁區已完成其歷史任務」,應逐步全面開放。他亦希望設立即時預約邊境禁區證的網上申請服務,並參考蓮麻坑村及紅花嶺郊野公園的「限車不限人」模式,豁免乘搭專營小巴或巴士遊客申請禁區紙的要求,方便遊客進出。

 

劉國勳建議政府參考蓮麻坑村及紅花嶺郊野公園的「限車不限人」模式。
劉國勳建議政府參考蓮麻坑村及紅花嶺郊野公園的「限車不限人」模式。

 

他提議沙頭角可豁免乘搭專營小巴或巴士遊客申請禁區紙的要求,方便遊客進出。
他提議沙頭角可豁免乘搭專營小巴或巴士遊客申請禁區紙的要求,方便遊客進出。

 

民建聯提出活化沙頭角建議。
民建聯提出活化沙頭角建議。

 

劉國動早前到沙頭角考察。劉國勳fb
劉國動早前到沙頭角考察。劉國勳fb

 

沙頭角海辦遊艇自由行

沙頭角海岸資源豐富,他提議解禁沙頭角海,研究簡易口岸,推動遊艇自由行及跨境跳島遊,打造水上遊樂區。

劉國勳亦提倡加快落實中英街旅遊計劃,指沙頭角首兩階段開放運作順利,人面識別「無感通道」試行成功,應盡快落實香港旅行團以「團進團出」方式,經中英街檢查站旅遊,增添沙頭角旅遊的歷史文化元素。

針對治安及走私隱憂,劉國勳表示,警方及海關長期執法已大幅減少走私活動,相信他們具備把關能力。北區區議員高維基補充,沙頭角海設有檢測站嚴查船隻,開放後治安未見走私情況惡化,僅有少量遊客誤入民居。他指,現已安裝約200部攝像機監控大廈出入口,房協亦聘請保安公司加強巡查。

民建聯又建議活化沙頭角設施,包括重建沙頭角街市及停車場為多層市政大樓,增設冷氣、重新規劃空置檔口及加設旅客中心,以提升舒適度;活化大新樓街,保留歷史風貌的同時,融入特色市集、文化展覽及露天茶座等現代旅遊元素,打造沙頭角地標。

記者:任朗僖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