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紐約市上半年私營企業僅新增956個職位,為二十年來除衰退外最慢的就業增長。根據市管理和預算辦公室數據,去年同期新增6.6萬個職位,但今年金融保險、酒店及零售等支柱產業均裁員。
據《紐約時報》報道,全國勞動市場亦現裂痕,受特朗普經濟政策影響,洛杉磯、舊金山及聖荷西等大城市今年就業數字亦向下。穆迪分析首席經濟學家贊迪(Mark Zandi)表示,「紐約市經濟今年停滯,作為領先指標,就業趨平正擴散全國。」去年本地經濟自疫情緩慢復甦,華爾街獎金創紀錄,帶動就業達高峰。但今年增長為2003年以來(排除疫情及大衰退)最慢,新校城市事務中心(New School’s Center for New York City Affairs)經濟與財政政策主任梅洛迪亞(Lauren Melodia)稱,「非衰退期卻如此低迷令人震驚,但考慮政治環境及經濟影響並不意外。」
市獨立預算辦公室5月預測,今年僅增3.19萬職位,遠低於疫情前年均10萬。特朗普斷續徵收的關稅本月生效,以及旅遊官員下調預期破紀錄的遊客數,部分因特朗普批評加拿大,導致遊客取消行程。財政政策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艾斯納(Emily Eisner)指,特朗普政策加劇疫情後復甦緩慢,低薪與高薪職位激增,中間層空缺,租金上漲而收入停滯,經濟瀕臨臨界點。
州長胡楚發言人懷特(Kassandra White)表示,企業因不穩定減少招聘,呼籲聯邦政府停止混亂,推動經濟增長政策。市長亞當斯發言人福勒(William Fowler)樂觀表示,儘管數據符合全國趨勢,市經濟及稅收表現強勁。但紐約市失業率4.7%,高於州及全國平均,青年失業率尤高。
企業主自3月起感受到生意下滑,商品及材料成本因關稅上漲,限制招聘。曼哈頓黎巴嫩餐廳主廚兼老闆馬蘇德(Philippe Massoud)原先預期收入增4%,但現面臨15年來首次下降(除疫情外),因不確定性、關稅及取消戶外用餐。餐飲業聯盟調查顯示,多數餐廳上季銷售低於預期,半數對第三季悲觀,主因客流不足。
求職者如布碌崙37歲的托馬斯(Anthony Thomas)3月失業後申請40份工作無回音,擴大搜尋範圍仍無果。2025財年,逾10萬人透過市Workforce1職業中心獲求職協助,較前年增10%。
金融保險業平均年薪38.7萬元,支撐市經濟,但今年裁員3200人,而且高盛及摩根士丹利也有大規模裁員,贊迪指出,人工智能發展影響了企業招聘的決策。本報訊

紐約市失業率4.7%,高於州及全國平均。 Karsten Moran/紐約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