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市近6000政府樓單元空置待修

紐約市一屋難求,卻有數千間政府樓單元長期空置──這些空置單位若集中起來,足以填滿整座帝國大廈。

WABC兩年前曾針對此問題進行調查報道,但其後情況不減反增。居民伯恩哈特(Betty Bernhart)於2023年接受採訪時質疑,「我不明白,他們的藉口是甚麼?為甚麼拖延?」伯恩哈特8年前加入市房屋局(NYCHA)政府樓輪候名單,至今仍在等待,目前輪候名單上已有超過17.4萬人。

於2023年,市內有4800間政府樓單元空置,如今這數字已增至逾5900間,增長23%。這些空置單元需翻新後才能入住。市議會公共住房委員會成員阿維萊斯(Alexa Aviles)表示,「有人蓋大樓的時間都比這短。」在近期公屋聽證會上,阿維萊斯向市房屋局官員質詢空置單元增加的原因,市房屋局首席營運官特林布爾(Eva Trimble)解釋,這些單元老舊,需耗時最長6個月清除鉛漆和石棉,以確保健康與安全。

儘管空置單位數量激增,單位翻新時間有所改善。兩年前,翻新一間空置單位平均需412天,如今縮減至352天,進步15%。阿維萊斯認為,「這些時間仍長得離譜。」為此,阿維萊斯提出新法案,要求市府每月提交詳細的空置單元報告。市府回應稱,網站每月更新空置數據,房屋局的「指標頁面」提供即時更新,反映翻新進度。市府強調,雖然市議會對市房屋局無立法管轄權,但願與阿維萊斯及其他議員合作。部分市議員表示,他們不滿僅獲空置單元總數,期望得知具體位置及空置原因。阿維萊斯強調,「持續報告是為了問責」。本報訊

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