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湃案」14人獲刑2至6年 跳槽前盜走華為晶片技術

震撼半導體界的「尊湃案」近日在上海宣判,14名前華為海思員工涉跳槽尊湃通訊前盜走關鍵技術遭判刑。其中前海思技術總監、尊湃創始人張琨因非法獲取華為WIFI晶片技術,構成侵犯商業秘密罪,被判6年並罰款300萬(人民幣,下同)。據悉,為掩人耳目,部分涉案者「白天上華為的班,晚上去新公司」。法院指尊湃與華為晶片相似度超過9成。業界稱,目前內地晶片業抄襲現象很普遍。

觀察者網前日引述知情人士報道,早在2020年底竊密案主犯張琨(美國籍)就拉攏其在華為海思的原下屬劉某、周某和顧某某等人,形成一個WIFI晶片核心高管團隊。2021年,張琨離開華為創立「尊湃通訊」,對外聲稱專注WIFI6晶片研發和生產,再以高薪加股權一口氣挖走了20多位華為核心研發人員,崗位涉及晶片的射頻、SoC、數字、算法、解決方案、封裝等各個環節。

相關新聞:華為前要員晶片侵權14人被捕 傳「尊湃通訊」創始人誘多名原高管抄襲

 

華為旗下「海思半導體」。路透社
華為旗下「海思半導體」。路透社

 

華為海思晶片原圖。
華為海思晶片原圖。

 

華為旗下「海思半導體」。路透社
華為旗下「海思半導體」。路透社

 

尊湃通訊創始人張琨。公司已強制解散,數據被全銷毀。新浪財經
尊湃通訊創始人張琨。公司已強制解散,數據被全銷毀。新浪財經

 

離職前竊取關鍵技術點

報道透露,20多位原華為員工離職前大量訪問非本職工作文檔,通過抄寫、拍照、截圖、硬盤複製等方式竊取晶片電路圖、版圖、規格參數等40項關鍵技術點,以「投名狀」入職尊湃。為掩人耳目、里應外合,這些前員工是分批離職。許多人平日在華為上班,周末到尊湃工作,甚至有人白天在華為,晚上去尊湃,過着「雙面人」的生活。

為規避華為競業限制協議和其他風險,他們離職後甚至改了名字,比如高管周某改姓胡,高管顧某某改姓杜。

7月28日,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對尊湃侵犯華為商業秘密案件做出一審判決,尊湃跟華為的晶片相似度超過90%,屬於實質性盜竊。前海思員工共14人被判刑,總計罰款1350萬。其中張琨被判刑6年,罰款300萬,其他涉案13人分別獲刑2至4年。尊湃通訊遭清算和強制解散,技術數據被全部銷毀,資產遭凍結。

晶片業抄襲現象很普遍

搜狐科技引述資深晶片行業人士陳默指出,目前內地晶片行業「抄襲」很普遍,相當於一個灰色地帶,絕大部分公司都幹過這事或正在幹,包括一些有名的上市公司,「要做得不是特別明顯,對商業利益沒有構成重大的影響,大家也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據他表示,「抄襲」主要有「抄版」和「抄架構」兩種方式,因為這樣可以明顯縮短研發周期。

即時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