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丁青洛杉磯報道
隨著聯邦補助縮減與醫療成本攀升,加州健保與車險、房屋險等保費將面臨全面調漲,預計2026年整體保費平均漲幅恐高達66%。華興保險總裁張國興(如圖)近日接受本報專訪指出,民眾應提早規劃保險策略,否則未來將面臨沉重的財務壓力。
張國興表示,導致保費上漲的原因眾多,除了醫護人員最低工資調漲至25元,推升整體醫療成本外,藥品價格飛漲、人口老化、聯邦政府大幅削減保費補助,也讓保險公司成本節節上升。他指出:「過去每收100元保費,保險公司就要拿出49元支付藥品和醫療費用,這還不包括其他營運支出。」
聯邦補助方面,原本由聯邦政府負擔的保費補助比例高達98%,但目前已大幅縮減,尤其是針對無身分者與中低收入族群的健保福利,將於2025年8月31日到期,預估將有超過20萬人失去保險資格。「這些變化將導致2026年保費明顯上漲,尤其對50歲以上、年收在6至9萬美元間的民眾衝擊最大,可能每月要付出超過1200元保費,占收入的近四分之一,甚至更高。」
針對如何因應保費上漲,張國興提出兩個建議:一是申請社會福利讓政府補助保費;二是尋求雇主提供團體保險。「如果能在公司上班,由公司負擔大部分保費,會是比較划算的方式。」
除了健保外,張國興指出,加州的汽車與房屋保險也難逃漲價潮。汽車保險平均漲幅達15%至20%,房屋保險則普遍上調超過20%。部分大型保險公司甚至採取「限量配額」策略,以控制風險與損失。「我們公司有時一整個月只拿到三戶房屋保單配額,有客戶想買還買不到。」
他以自身經歷為例說明:「我家的房屋保費從4000多元漲到8000元,期間還被要求拆除舊倉庫、清洗屋頂,否則保單不予續保。保險公司寧可用各種理由讓你退出市場。」
至於車禍賠償方面,張國興指出,目前的賠償金額已創歷史新高,背後與「第三方資金」投資事故訴訟密切相關,導致保險公司理賠壓力劇增。面對高額賠償風險,他提醒保戶應根據自身資產狀況適度提高保額,避免意外時無法應對鉅額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