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丹福日報》 與兩學生告國務卿等

史丹福學生報興訟,控告國安部因言論逮人。 美聯社資料圖

史丹福大學獨立學生報《史丹福日報》(Stanford Daily)和兩名非公民學生,昨日提告國務卿魯比奧和國土安全部長諾姆,指控聯邦移民政策在共和黨特朗普政府下,打壓受保護的政治言論。

灣區新聞集團報道,這項由《史丹福日報》和兩名以無名氏名義的非公民學生,於聖荷西提出訴訟,挑戰《移民及國籍法》中兩項條款的使用。

其中一項被提到的條款是《遣返條款》,它賦予國務卿權力,依對方以非公民的言論或信念威脅到美國「外交政策利益」的「個人決定」啟動遣返程序。另一項是《撤銷條款》,容許任何時間以任何理由撤銷簽證。

原訴人認為,政府利用這些條款撤銷曾對美國和以色列外交政策表達意見的非公民的簽證和威脅將他們遣返,藉此對政治表達自由形成「寒蟬效應」,認為動用這些條款打擊政治言論違反第一修止案權利。

訴訟提到,挺巴人的哥倫比亞大學巴勒斯坦裔學生哈利勒(Mahmoud Khalil)和塔夫茨大學(Tufts University)土耳其裔女學生奧茲圖爾克(Rumeysa Ozturk)作為因其政治言論而面對簽證問題,認為這是反映政府如何應用移民法懲罰政治表達自由的例子。

代表原訴人的「個人權利與表達基金會」(FIRE)表示,這項司法行動尋求阻止聯邦採用限制受保護憲法的言論自由的任何政策。

FIRE律師菲茨帕特里克(Conor Fitzpatrick)認為,美國不應有人因異見而遭打壓,強調言論自由並非政府賦予的特權,而是不可剝奪的憲法權利。

訴訟援引聯邦最高法院1945年的《布里奇斯訴威克森案》(Bridges v. Wixon),裁定居住美國的非公民都受到言論自由保護。原訴人認為,受挑戰的移民條款與案例造成衝突。

《史丹福日報》總編輯賴希(Greta Reich)形容,目前氛圍影響新聞編採,有學生記者擔心他們與政治議題有關而面臨遣返。

國安部助理部長麥克勞克林(Tricia McLaughlin)否認指控,形容訴訟「毫無根據和具政治性」。本報訊

灣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