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柯特啟動競選誓爭普洛西議席

賽柯特向群眾闡述理念,強調「沒有任何政治人物不可挑戰」。記者陳程威攝

▍本報記者陳程威三藩市報道 ▍

挑戰聯邦眾議院前議長普洛西(Nancy Pelosi)的進步派候選人賽柯特(Saikat Chakrabarti),7月29日晚正式啟動日落區Irving街800號競選總部。現場湧入超過五百名支持者。賽柯特發表政策主張,現場還有市民自由發言、義工動員及組織者介紹等環節。

賽柯特直言:「這將是三藩市歷來最大規模的草根競選活動。紐約已經做到了,現在輪到三藩市了!」他承諾,若當選國會議員,將推動全民健保、免費大學教育、增加可負擔房屋、氣候改革,以及終止美國對以色列軍援。

他強調:「人民正在受苦,而政客卻選擇視而不見。這不是一場普通的選舉,我們要挑戰的是體制內最強大的既得利益。」

活動現場不乏華人面孔。選民劉先生說,透過維基百科了解賽柯特的背景與理念後深感共鳴。「特朗普及右翼的仇外言論令人不安,但民主黨內保守派同樣讓人失望。我期待看到真正敢於改革、代表人民的人。」

他指出,身為華裔,在當前中美對立的國際局勢下,「若缺乏清晰且負責任的外交與國內改革策略,我們只會面臨更加艱難的處境。」他認為賽柯特代表的價值觀,將有助推動國家邁向公平與安全的未來。

競選團隊多為年輕一代,來自教育、公職及非營利組織。組織者喜瑞(Natalia Siri)強調:「我們不是來說服選民接受立場,而是先傾聽,再一起組織行動。」

倪萬勤曾任教於三藩市州立大學近九年,現為社區組織者。她說,這是她首次深入參與國會選舉,「看到賽柯特代表真正變革的可能性」,決定挺身而出。「我從小在華埠長大,對住房、教育與醫療的困難深有體會,這些問題不分族裔,是全市共同面對的挑戰。」她認為,部分華人近年轉向保守並非偶然,「反映出生活成本與公共安全的焦慮。我們的任務,就是讓他們知道我們願意傾聽,也能帶來實質改變。」

另一位華裔組織者馮永年目前就讀大學,長期關注氣候正義、教育與住房議題。他指出:「三藩市看似自由,許多政策卻受制於建制派利益。我們要打破僵局,重啟民眾對政治的參與與信任。」他坦言,儘管華人佔全市人口約20%,政治參與度卻不高,「這不只是語言或資訊障礙,更因多年缺乏真正代表華人利益的政治人物。」他說,團隊將透過微信、社區座談與街頭拜訪等形式,深入華埠及各社區,建立長期對話與信任。

賽柯特表示:「改變從不會從華盛頓開始,而是從像這樣的小空間、一群人聚在一起開始。」他說:「這裡不是粉絲聚會,而是集體行動。我們今晚種下了一顆種子,未來幾個月它將成長為撼動建制的力量。」並呼籲支持者:「沒有任何政客是不可挑戰的,沒有任何社區是無能為力的。」

灣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