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非 星島中文電台時事觀察
本文談關於加沙新聞的兩件事,就是承認巴勒斯坦國的國家地位有何作用?以及以色列允許空投物資入加沙反映些甚麼?
7月25日法國《世界報》頭版重點報導,法國將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具體情況是7月24日,馬克龍知會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表明法國將於9月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如何看待馬克龍這做法,例如影響及意義?以下一談。
首先,巴勒斯坦在1988年已經由法塔赫發表《巴勒斯坦獨立宣言》正式成立自治政府。而往後1993年有《奧斯陸協議》,當時的以色列總理是拉賓。拉賓和巴解阿拉法有溝通、有對話,於是當時別說其他國家了,巴以雙方都互相承認。及後,拉賓於1995年遇刺身亡。之後接任的佩雷斯也承認《奧斯陸協議》。整個1990年代至中段,是當地相對平靜的六、七年。很可惜1996年內塔尼亞胡第一次執政,2006年是他第二次執政,2022年是他第三次執政,整個巴以關係在他斷斷續續執政期間轉惡,關係緊張;發展到今日,大家已有目共睹。
而在上述1990年代相對平靜的階段,聯合國成員國之中已有百多個國家承認巴勒斯坦是國家。發展至今時今日,已有140多個。值得注意的第一點是,特定於加沙戰爭階段承認巴勒斯坦國的是哪些國家?答案是歐洲的西班牙、愛爾蘭和挪威,是2024年5月的事。談及歐洲,順便一提,瑞典、捷克、匈牙利和波蘭等更早已承認了巴勒斯坦國。 因此,法國馬克龍也只不過是僅隨上述國家之後。這便要指出第二點值得注意之處,就是法國即使於承認巴國地位上不是先行者,卻是G7中的第一個國家這樣做。
以上談了法國承認巴勒斯坦國的情況,以下談馬克龍為何要這樣做。如果從政治舉措及新聞所見,一切其實是以色列一手做成的;主要是因為以色到對加沙的封鎖早於去年已導致出現人道危機。去年4月馬克龍出訪埃及,在加沙接壤的邊境考察以色列的封鎖情況,他那時已表示今年(2025年)6月會在聯合國宣佈承認巴勒斯坦的國家地位。誰知後來以伊發生十二日戰爭,宣佈才拖到現在。馬克龍是個猶疑不決的政客,講得出做不到,也有點志大才疏,沒有十拿九穩的執行能力,看為歐洲建軍一事便知道。剛才已點出歐洲早便有一些國家承認巴勒斯坦國,相比之下馬克龍是拖字訣,想找到平衡點才出手;一如特朗普的野心,想令沙特承認以色列。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加沙戰爭打得如此慘烈,往後短期內沙特很難會承認以色列。於是在西歐民意激昂的壓力下,馬克龍這種選舉政客不可以不走這一步。
我在節目和做直播時多次介紹了加沙的種族滅絕戰爭發生以來,西歐反內塔尼亞胡的聲浪愈推愈高。西歐的知名人士、明星或社運活躍份子都站在最前緣支持加沙。加沙的大饑荒,更加是靠西歐和中東民間在網絡廣泛揭露,才引起國際關注,也引來譁然。要為西歐的民間力量點讚,這就是西歐的軟實力。我也曾指出,今年的法國康城電影節在一個項目內讓一位伊朗女導演拍攝加沙巴人女記者的紀錄片有上映空間,而且上映的場次都爆滿。看完電影的人都為已死的、電影內那名女記者起立鼓掌。出席這種首映場合的大多數是歐洲具不同影響力的知識份子及電影人,這對支持巴人的影響既深刻也長遠。馬克龍不是慈善家,面對來自民間的力量,靠選舉和民意生存的政客要回應民間訴求。民間不但只製造輿論壓力,還透過司法程序為馬克龍政府增加壓力。聯合國人權理事會近年曾提出對以色列禁運武器的決議,這些決議沒有法律效力,只具備外交和道德意義。然而,也別說沒用,在法國,民間組織就追蹤揭露有法國公司為以色列供應武器。在加沙戰爭期間,今年(2025年)六月,他們甚至在馬賽碼頭攔截這些武器,要求法國司法部介入,調查武器是否運去以色列進行種族滅絕之用。這些就是西歐很具體的民間壓力。馬克龍最終也要表態,我認為跟整個法國及西歐民情有關。
最後,馬克龍這做法對當前的種族滅絕之戰有沒有影響?我認為主要看有沒有G7國家跟進,從而製造一定壓力,令特朗普要對猶太金主交差之餘,對以色列多耍一點手段,多做一些周旋。
第二點觀察談加沙空投物資這件事,也一看英國這位上任一年的首相斯塔默(Keir Starmer,或譯施紀賢)。
上面談及西歐民間和中東民間力量對加沙的同情與支持。而加沙的大饑荒也是靠西方民間力量廣傳開去,從而引起世界譁然和關注!結果,7月26日的新消息是,以色列允許在加沙空投物資,也會為聯合國援助車隊指定人道走廊,準許車隊開入。訊息的詳情如下,魔鬼在細節。以色列的所謂空投,要在以色列國防部人道單位「領土內政府活動協調局」COGAT,以及以色列空軍IAF配合下才可以進行。可以想像,以色列會在文件和流程上設關卡,拖慢進度。所以作用不可能大,而準許開入加沙的車輛一定也不會多。而以色列這個公佈值得注意的是,值得細看以色列如何解釋自己這個決定。以色列方面表示,這麼做是要瓦解「蓄意在加沙走廊製造饑荒的不實說法」。這分明是此地無銀,反而側面證明加沙存在饑荒是事實;只是,這饑荒以色列不承認是自己「刻意製造」而已。法國外交部在以色列公佈可以公投前幾天、7月23日,已明確表示:加沙的「饑荒風險」是以色列封鎖造成的「結果」。總之關鍵是連以色列也得承認加沙真正存在饑荒!